;故而,雖有了墓主本人的首肯(以及衛青、霍去病、平陽等陪葬墓主的贊同,主打一個一家人整整齊齊,誰也跑不了),但還是得儘量低調行事,掩人耳目。
&esp;&esp;此刻,曾獲封茂陵尉、親身督查參與茂陵地宮建設的張湯,就派上了用場。
&esp;&esp;他將根據茂陵最初的設計圖紙,找出一條最為安全的道路,帶領一眾銳士勁卒前往。
&esp;&esp;劉徹本想過去湊熱鬧看看,這種活著見到自己陵墓的機會可不多,他很想親眼見證一下自己大半生塑造出來的得意之作。
&esp;&esp;但這時,石勒大軍已經開始拔營啟程,劉徹只得留在了長安城中坐鎮。
&esp;&esp;出發前不忘囑咐張湯,此番務必雁過拔毛,寸草不生,比犁地還乾淨。
&esp;&esp;甭管看見什麼金銀銅鐵,不要糾結,全部統統帶走,哪怕是一塊平平無奇的磚頭也別落下,先帶回來再說。
&esp;&esp;張湯一凜,領命告退。
&esp;&esp;放在旁的時候劉徹可能還會斟酌一下,但此刻,他毫不猶豫。
&esp;&esp;眼下大漢復國的局勢委實稱不上樂觀,名將們再能打,也得有強大的國家實力支撐。
&esp;&esp;而且這些陪葬品也不僅是眼下充作軍資使用,未來江山光復,南北一統,各種休生養息,肅清吏治,還民安定,將自漢末三國以來的百年亂世秩序重新恢復井然,這些都需要花錢。
&esp;&esp;別的不說,北方戰火紛飛,遍地丘墟,要想安頓好百姓,得重新營建房子,規劃街道城池吧。
&esp;&esp;要勸課農桑,安置流民歸位,那就得給他們發放生產工具,市井營生也得重新經營起來,讓百姓有事可做。
&esp;&esp;還有修學府,治太廟,建醫所,發放安撫款項,國家出錢贍養一些老無所養者……這麼多地方,哪裡不需要花錢啊,朝野上下有無數的窟窿亟待填補。
&esp;&esp;反正陪葬品在那邊放著也是放著,何不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esp;&esp;這是他作為大漢天子,理應為大漢做的。
&esp;&esp;……
&esp;&esp;另一面,後趙政權自立為王的天子石勒,正在率領他的軍隊從晉陽出發,疾馳向長安。
&esp;&esp;打的本是一個前後夾擊的主意,約成漢政權的成都王李雄從漢中出發,約期渡河同攻關中。
&esp;&esp;他哪裡知道,成漢早就被姜維率軍如履平地般收拾了一遍,兵鋒所向,十蕩十決,就連發出來的音訊也俱是偽造。
&esp;&esp;故而,他一經出征,直接就墮入了敵人的計謀中。
&esp;&esp;姜維自己對蜀地的崇山峻嶺無比熟悉,一山一水盡皆瞭如指掌,一路勢如破竹打入成都城下,預估著接下來攻破成都,必然是一場惡戰。
&esp;&esp;哪成想,剛擺好兵馬準備到城下喊話,就聽見上方傳來了一陣地動山搖般的歡呼,城門徑直洞開,為首的李雄笑容滿面地躍馬而出,拱手作揖道:“歡迎大將軍歸蜀!”
&esp;&esp;姜維徐徐扣出一個問號:?
&esp;&esp;甚至心裡有點憤懣,大家都是蜀人(精神上的也算),他頗有些恨鐵不成鋼,這李雄怎麼骨頭這麼軟啊。
&esp;&esp;李雄熱情得讓他有點招架不住,好像他不是來打架的,而是上面領導下來視察的。
&esp;&esp;還指派了一位諸葛武侯時期的小吏來接待他,就是後世桓溫伐蜀時遇見的那位,曾長嘆“丞相在時,不覺有異,丞相去後,未見其比”。
&esp;&esp;小吏見到姜維,自是一番慟哭落淚:“季漢遺民,不圖今日復見大將軍!”
&esp;&esp;這一哭,如同放出了什麼訊號,整個進城的道路兩旁都響起了哭聲,層層疊疊地翻湧。
&esp;&esp;就連李雄都忍不住眼眶泛紅,抬袖拭了一把眼淚。
&esp;&esp;剎那間,姜維沐浴在哭聲中,險些以為這些人準備給自己送葬。
&esp;&esp;還是李雄給他解釋了一番,說,成漢政權自他以降,朝中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