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8節

謬絕倫。

&esp;&esp;郗超倚著牆壁而坐,纖長手腕垂落在膝上,輕輕一動, 鐐銬也隨之清脆相叩, 泠泠然作響。

&esp;&esp;他忽而笑了:“世人都覺得安西將軍乃刑門之後, 軍戶出身,非我士族聲名不顯,又功德未著性情難測,實非良主——你怎麼以為我會去找他?”

&esp;&esp;李白搖頭,站在後世的角度客觀評價道:“桓安西英氣高邁,雄略宏謨,度量恢廓,必能得群士戮力,百姓歸心,創不世之功業。”

&esp;&esp;郗超沉默半晌,一動不動,忽而又是一笑:“被你說對了。”

&esp;&esp;神色清雋如玉樹堆雪,那抹笑容宛如刀刻一般定格在嘴角:“再等等,還沒到時候。”

&esp;&esp;李白無語,不是吧,郗嘉賓怎麼這麼沉得住氣,再晚點牆角都要被挖塌了。

&esp;&esp;現在杜牧正在扶搖直上,與桓溫一道征伐蜀地成漢李氏政權,隨軍出謀劃策,沙場對壘。

&esp;&esp;他本就精通兵法,深諳韜略,只是缺實戰經驗而已,如今在蜀地戰場廝殺,最後一塊短板也被補齊了。

&esp;&esp;在他的指揮之下,荊州大軍節節連勝,勢如破竹,乃至群情振奮,胡夷賓服,實在是讓桓溫喜出望外,早就在心中將他視為了謀主。

&esp;&esp;出征前,桓溫整個處於一種眾叛親離、四面楚歌的境地,朝野上下俱是一片潑冷水的勸阻聲,無人認為他此戰可以成功。

&esp;&esp;百官說來說去,無非就是那一套,什麼蜀道天險,城高森峻,寒山見雲霓,深谷不見影,乃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我大晉兵力空虛,如何能與之匹敵。

&esp;&esp;杜牧一看,哦豁,這舌戰群儒的懟人戲份他最拿手了,而且特別擅長引經據典地懟人,將人懟得鬱悶吐血還說不出反駁的話!

&esp;&esp;他可是能寫出《過秦論》的小天才,區區這麼幾個東晉官員的嘲諷,壓根就是毛毛雨!

&esp;&esp;他挽起衣袖,研墨提筆,頃刻間文不加點,揮毫寫就一篇洋洋灑灑數千字的《伐蜀論》。

&esp;&esp;觀點縝密,言辭銳利,如疾風驟雨般席捲,一字字如利劍刺下,讓人絲毫生不出反抗之意。

&esp;&esp;主要觀點有四。

&esp;&esp;一是列舉眾多天險失陷、攻城略地以成霸業之先例,正面案例比如鄧艾陰平滅蜀、王浚樓船下益州,反面案例比如劉表倚仗天險,固步自封,坐失天胡開局。

&esp;&esp;總之一句話,天險何懼之有,我大軍兵鋒所至,斬將搴旗,必將縱橫席捲,直逼成都,氐族眾將皆脆薄如紙,不堪一擊。

&esp;&esp;二是表明成漢天府之國,賦稅重地,李賊盤踞上游為寇,侵逼江關,帝國臥榻之側豈容宵小窺伺,定然要收回此地,重整乾坤。

&esp;&esp;三是表明此刻伐蜀的時機絕佳,舊王李壽在兩年前去世,如今已經過了“禮不伐喪”的有效期限。

&esp;&esp;新主李勢昏庸無能,喜好濫殺,是一位和吳後主孫皓、陳後主陳叔寶並肩媲美的大聰明。

&esp;&esp;搞得成漢政權人人自危,大臣們上朝前都要揮淚同家人告別,生怕不明不白死在朝中,這一去便是永別。

&esp;&esp;如此倒行逆施,國祚焉能長久?

&esp;&esp;杜牧在他的《伐蜀論》裡特別宣告,攻打成漢要從速,像李勢這麼暴戾恣睢的昏君可不好找。

&esp;&esp;萬一李勢暴斃(比如因為一群參賽者進入副本產生了什麼蝴蝶效應),導致成漢政權另換英主上位,屆時,縱有百萬雄師,也難以長驅直入,拿下蜀地了。

&esp;&esp;當然還有最後的第四點,就是——

&esp;&esp;拜託,我荊州大軍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只是通知你們一下本府要伐蜀,不會真有人以為我們是在認真諮詢朝廷的意見吧,不會吧,不會吧?

&esp;&esp;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東晉群臣集體啞火,無再敢言反對伐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