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願東風起。”
&esp;&esp;周瑜閉著眼,輕輕地吐出一句。
&esp;&esp;孫權立刻在天幕上回復:“公瑾已經給於謙祝福了,不知道啥時候起效……等等!”
&esp;&esp;長江之上,頃刻之間,空中紋絲不動的旌旗忽然扭轉,長風凜冽,轟轟烈烈鼓盪在萬里霜天之間。
&esp;&esp;東風起,吹拂正勁!
&esp;&esp;于謙:“……”
&esp;&esp;孫權:“……”
&esp;&esp;天幕前觀眾們:“……”
&esp;&esp;真有你的!!!
&esp;&esp;周公瑾,永遠滴神!!!
&esp;&esp;這借東風,確實是有點子神奇玄學在裡面的。
&esp;&esp;【景泰皇帝朱祁鈺】:太感謝了!
&esp;&esp;【景泰皇帝朱祁鈺】:朕這就去給公瑾修建祠廟!
&esp;&esp;【崇禎皇帝朱由檢】:周公瑾,可不可以幫大明的東南做個法,借一下東風,讓雨快來,這裡最近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esp;&esp;【大秦天王苻堅】:朕準備南下滅晉,周郎可否幫忙出手,借一次東風?價錢好商量。
&esp;&esp;【晉孝武帝司馬曜】:朕是上面苻堅準備滅的那個晉,周郎可否不要出手幫他借東風,價錢好商量。
&esp;&esp;……
&esp;&esp;一時間,眾多皇帝都開始圍著周瑜吵吵嚷嚷。
&esp;&esp;幸好,由於三國東吳位面還未開始挑戰,周瑜暫時不能發言,也不會被他們直接,倒是獲得了一段時間的清淨。
&esp;&esp;東風起後,下面的一切都順理成章了:
&esp;&esp;【宋武帝劉裕】:于謙,去舟山。
&esp;&esp;【宋武帝劉裕】:島嶼眾多,地勢複雜,風濤中來去,極容易隱匿。且元人大軍恰在相反風向,即便反應過來,業已追不上你們。
&esp;&esp;【宋武帝劉裕】:不必擔心迷失,朕為你指路,沿途路線,朕熟稔如覆掌。
&esp;&esp;【明·景泰位面 挑戰者于謙】:好。
&esp;&esp;霎那之間,東風大作。
&esp;&esp;于謙迅速拔劍,斬斷了纜繩。
&esp;&esp;江面上浪潮洶湧,迅速捲起小舟,如一片落葉,在飛旋的狂濤中似箭疾馳。
&esp;&esp;建康的城垣與群山,都被迅速拋在了身後。
&esp;&esp;過了京口之後,東風依舊呼嘯,送他們一路泛槎入海。
&esp;&esp;這條海道,當年的劉裕走過,奇襲孫恩天師道起義,橫掃萬里,直搗黃龍。
&esp;&esp;後來的鄭成功也走過,誓師北伐,投鞭斷流,紅衣熾烈如火。
&esp;&esp;古往今來的英傑在此地交匯,傲視這一片風浪滔天,狂濤蔽日。
&esp;&esp;入海之後,于謙始終懸著的心終於放鬆下來。
&esp;&esp;他站在船頭,海風吹蕩衣衫獵獵,心想,今日雖一開始小有波折,好在一切都很順利。
&esp;&esp;恰好應了先生那句,「乾坤能大,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自此蛟龍入海,萬事可圖。
&esp;&esp;周公瑾果然是神人啊,于謙感激不已。
&esp;&esp;等自己回到景泰位面,一定要給他修祠奉祭,感謝一番。
&esp;&esp;……
&esp;&esp;直到很久之後,于謙才知道。
&esp;&esp;正如當年在赤壁之戰,東吳先主孫策化為一場東風,浩蕩吹開長江千萬裡,庇佑了他的故友生民,山河社稷。
&esp;&esp;今日的長江上,同樣有人化為一場東風歸去,為他們掃平了逃離生天的道路。
&esp;&esp;船行數百里,舟山已然在望。
&esp;&esp;【作者有話說】
&esp;&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