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節

</dt>

&esp;&esp;這是一種不惜所有、孤注一擲,誓與江山同往、與戰骨同歸,已經將所有自身的安危生死都置之度外的神色。

&esp;&esp;李定國這樣的人,即便跪著,也如同挺拔不屈的萬古青山,是永遠都不會彎曲和折斷的。

&esp;&esp;他的手捧著天子印璽,指節修長,用力握緊,甚至能見到手背上道道分明的青筋,彷彿用盡了全部的力量,捧起了整個江山的重量。

&esp;&esp;鄭成功看著他,便感覺到了這一抹沉重。

&esp;&esp;於是他知道,李定國必然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

&esp;&esp;他的語聲有些微啞:“寧宇這般信重我,我當如何……”

&esp;&esp;李定國抬眸看他,眉宇間的銳利鋒芒與凜凜寒光在一瞬間散去,只餘一片平靜溫和:“我信殿下,如飛鳶逐日,執炬逆風,從生到死都是如此。”

&esp;&esp;“殿下是我、也是天下人的日光,萬民之祈盼和守望。”

&esp;&esp;“我們所有人都知道,你便是奇蹟本身,有你在人世間,引領我們前行,我們終將無所不能。”

&esp;&esp;鄭成功不覺苦笑:“我哪有寧宇所說的那麼好。”

&esp;&esp;他說這句話並不是謙虛,又或者像傳統那樣,在登基前總要進行一番推讓遜謝的操作。

&esp;&esp;他是真的感到低落。

&esp;&esp;覺得自己若真像李定國說得那樣好,在真正的歷史上,他也不會北伐失敗、江南喪盡,只能轉向海外,抱憾而終。

&esp;&esp;李定國心想,那是永曆誤你,才空留千古餘恨,怎麼會是你的錯。

&esp;&esp;自己竭盡全力促成這一切,為的正是不讓那一出出尚未發生的悲劇上演。

&esp;&esp;於是,他斬釘截鐵地說:“殿下在崖山力挽狂瀾,立於世界之巔,古今再無出其右者。”

&esp;&esp;“在本位面隻手擎天,身化星火,縱橫於四方國土,揚威令建奴膽寒。無論是將略軍事,還是帷幄天下,都遠勝於我,為君為王,更是不作第二人想。”

&esp;&esp;鄭成功默然無言。

&esp;&esp;李定國又道:“而今清軍大兵壓境,四方形勢危如累卵,殿下心中有懼意乎?”

&esp;&esp;鄭成功眸中霎時燃起了烈焰,冷聲道:“該畏懼的是靼清才對!”

&esp;&esp;“靼清既有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八十一日,來日本王覆滅八旗、蕩平關外、血洗女真祖地;凡靼清所取我中華之寸土,本王都要教他原原本本、連本帶利地還回來;凡靼清殺我中華一人者,本王定屠他十倍以謝!”

&esp;&esp;李定國點點頭,又問:“關於如何平定天下,可有計劃了?”

&esp;&esp;鄭成功在崖山位面,十年磨一劍,始終都在沉思這個問題,自是早已瞭然於心:

&esp;&esp;“先取湖廣,定後方之糧倉,再南平兩廣,與福建連成一片,轉定江西,海陸並進攻伐浙江,以期攻佔南京,渡江北伐。”

&esp;&esp;李定國深深地注視著他:“那麼,誰將是這一次的主力?”

&esp;&esp;鄭成功斬釘截鐵地說:“自然是全天下人,只有天下人才能改變這天下。”

&esp;&esp;“既然如此”,李定國一字一句道,“還請殿下為天下人請命,就此登基!”

&esp;&esp;他更是指了指鄭成功身後:“這就是如今的大勢所在,心之所向。”

&esp;&esp;鄭成功剛從副本中回來,對情況還不太瞭解。

&esp;&esp;但李定國這段時間轉戰各地,卻親眼見證了無數的地方、無數的百姓,是如何急切地期盼鄭成功的王師抵達,想要與他們並肩作戰。

&esp;&esp;從前,這麼做的還只有福建百姓,也就是在鄭成功治下、最瞭解他的一部分人。

&esp;&esp;他們有的投軍做義師,有的四處奔波在民間幫忙聯絡,有的為大軍提供糧草。

&esp;&esp;鄭氏大軍好幾次出征,因為缺糧,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