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掠,另派王堅等人清點宮中的祭禮、書籍、典章、禮樂等物,擇日送往南都。
&esp;&esp;呂布選擇了建康城作為南都,而不是臨安。
&esp;&esp;一來覺得臨安這個名字有些晦氣,臨時的安穩,聽起來就不長久,有種國運難永、苟且偷安的意思;二來建康是虎踞龍盤重地,依傍江淮天險,容易設兵據守,也方便和四面八方航運通行。
&esp;&esp;反正建康的皇宮建築群都是現成的,當年宋廷南渡就準備將這裡作為臨時行都的,一切設施俱在,只需要搬入其中就好了。
&esp;&esp;呂布特意在入城後進行了祭祀,重點祭祀了嶽王廟,禮盡虔誠。
&esp;&esp;訊息傳往四面八方,駐軍揚州城的李庭芝十分認可地點了點頭,於數日後率兵來投,結束了獨立王國的割據狀態,願為新的漢人王朝效命。
&esp;&esp;別誤會,這真的不是因為呂布祭祀了他祖師岳飛,表明了一種態度,他只是單純地欣賞並認可呂布而已!
&esp;&esp;文山軍與漢軍,各有書信傳遞到此,定下了總共日期。
&esp;&esp;另一面,當阿里不哥和忽必烈還在爭論呂布先去攻打了宋廷,下一步究竟要打哪裡的時候,渾然不覺,已經大難臨頭。
&esp;&esp;陸秀夫自川地東征,沿江而下,張世傑從涪州南行,扼守險地,預防變故,文天祥從福州出發,大舉引兵合攻,三方會師在荊襄之地。
&esp;&esp;忽必烈縱有驚天動地的軍事才能,面對阿里不哥這種潑才,而且又掌握了所有的軍權和行事權,也是半點都使不出來,只能眼睜睜看著地盤進一步收縮。
&esp;&esp;到最後,他終於決定拼死一搏,孤身刺殺阿里不哥時,卻已經太遲太遲了。
&esp;&esp;呂布大軍如有神助,一路翻山越嶺,以不可思議的神速出現在他們面前,居然就這樣一舉洞開了城門,將二人,並以下若干重要將領、文武官員活捉。
&esp;&esp;呂布:我會告訴你這區區一個簡單的進攻小技巧,被公臺融合了反間計、連環計、輿論操作、地道戰、火藥攻勢等十餘個計謀?
&esp;&esp;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這兩個倒黴蛋不死,簡直天理難容!
&esp;&esp;行刑的地點設立在南都建康城,恰好是新春佳節,也算是來點血濺三尺的開門「紅」,血紅色也是紅嘛,讓大家新的一年沾沾喜氣。
&esp;&esp;百姓們轟然叫好,蒙古連年入侵,不知多少人因此而家破人亡,悽慘而終,如今罪魁禍首終於伏誅,他們的家人在天上可以瞑目了!
&esp;&esp;呂布的威望,隨著這一場戰鬥的落幕,天下再度一統,來到了無與倫比的高度。
&esp;&esp;行刑當日,忽必烈、阿里不哥,以及一眾下屬都被押送著繞城門三圈,又走過了城中每一處主幹道,充分經受臭雞蛋、硬石子、泔水桶等民間之物的洗禮。
&esp;&esp;觀眾們:“……”
&esp;&esp;多損吶,太損了,這還沒上路,人都餿了吧!
&esp;&esp;砍頭先從那些小囉囉開始,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作為重頭戲,自然是放在了最後。
&esp;&esp;張弘範身為唯一一個曾在兩方陣營中效命、並且一直活到了現在的二五仔,第一個進行處死。
&esp;&esp;由於呂布曾對他下過必殺令,行刑官倒也沒有立即開始,而是在等著自家陛下前來觀禮。
&esp;&esp;所有人也都在等待著。
&esp;&esp;張弘範滿身是血,狼狽不堪,在生命的最後時節,最後一次望向眼前的無邊人海,捕捉到了每一張面容上的憤怒、憎惡與痛快之色,心中已然麻木。
&esp;&esp;直到在某一個瞬間,他忽然看到了一張臉——
&esp;&esp;文山軍和漢軍的許多人,都選擇了歸順呂宋政權。
&esp;&esp;為數不多的部分人原本就志不在此,只想著回去編書教學,只是因為民族危亡、生民動亂,才不得已選擇出山。如今天下即將太平,他們自然就打算回故鄉去。
&esp;&esp;比如鄧剡,他準備看完這場行刑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