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4節

esp;【南唐後主李煜】:其實,陳茜茜的武德還算可以,雖然肯定比不上宋祖陛下,但在歷代定都我們南京的君王之中,也算第一流了。

&esp;&esp;【尚未想好年號的女帝秦良玉】:主要是前任有點坑,陳霸先軍事能力很出眾,就是太急著篡位,給陳茜茜留了一堆爛攤子。

&esp;&esp;【尚未想好年號的女帝秦良玉】:又是王琳之亂,又是上游未平,又是政令不出建康千里,只能操控區區三吳之地,不然陳茜茜還能再往江北打點。

&esp;&esp;【陳武帝陳霸先】:……

&esp;&esp;不是,這些人非得當著他面揭短嗎?

&esp;&esp;……

&esp;&esp;岳飛見眾人的話題越來越歪,已經開始討論起了陳武帝是不是拉低了「武帝」組的下限,是不是該把「武帝」稱號轉贈給陳蒨,諸如此類。

&esp;&esp;他搖搖頭,直接將彈幕遮蔽,而後召開所有的高階領袖們開會。

&esp;&esp;劉裕等人也透過影片,參與進了會議中。

&esp;&esp;岳飛直接開門見山:“依各位之見,我們接下來應當採取什麼國策?請暢所欲言。當然,這個國策必須和我們根除世家沉痾的計劃互相契合。”

&esp;&esp;陸秀夫拿了一塊最近每天給小皇帝上課使用的小黑板,準備進行記錄:“我覺得,必須進行全方位的漢文化教育,此非一代之功,但長期以往,終要讓我疆土之內人人皆是漢人,處處只聞漢語。”

&esp;&esp;岳飛贊同地點點頭:“是的,我們的官方語言只能有一種,那就是漢文。”

&esp;&esp;所有的官名、道路名、公開榜文內容,一律使用漢語。

&esp;&esp;什麼突厥語、蒙古語、金文、契丹文、西夏文、阿拉伯文,從此統統不作數。

&esp;&esp;至於那些聽不懂漢文,卻又在政治經濟文化各種往來當中,需要和他們溝通的怎麼辦?

&esp;&esp;難道不會學嗎?

&esp;&esp;趕緊參加大宋官方舉辦的語言培訓班!

&esp;&esp;岳飛覺得陸秀夫正是這方面的專家,當即就把重任交給了對方,配套的還有一系列措施,比如接下來逐步在境內的每一塊土地上都推行科舉。

&esp;&esp;眼下,北境西疆的許多管理者都是被簡單改造過的蒙古勳貴,這些人一來很識趣,都在使用漢語,二來劉宋帝國也沒有那麼多的人才填補崗位空缺。

&esp;&esp;所以在未來,隨著科舉逐步推進,即便是其他民族的學子也必須參與考試,不中就不能做官,這一批來自蒙古勳舊的勢力會被逐漸替換掉。

&esp;&esp;蒙古世家也是世家啊,同樣在必須打擊的範圍內!

&esp;&esp;另一個文天祥提出的措施,就是徹底推翻蒙元此前分封土地的做法,不給諸王以封地。

&esp;&esp;反正現在整個劉宋帝國的王室也沒有什麼其他人,正好趁機改了這個制度。

&esp;&esp;這樣一來,既可以鞏固中央集權,也可以避免像元朝滅亡這樣,地方政權紛紛搞獨立,諸王開始了大混戰。

&esp;&esp;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完整的以漢治漢、以夷治夷的行政系統,最早的一批有志於實務建設漢人進士也將被派遣到這些邊疆地區搞漢化。

&esp;&esp;隨著程度的不斷深入,來日一個各族共治的盛世將頗為可期。

&esp;&esp;劉宋帝國施行了五都制,以北平大都為中都,建康為南都,烏蘭巴托為北都,改名慶興,西寧為西都,福州府為東都。

&esp;&esp;將政治經濟中心分散在各處,有利於向周邊輻射,增強對地方城鎮的控制和管轄。

&esp;&esp;祥興十三年,天子正式移都北平城,昭告天下,改元長寧。

&esp;&esp;每一個都城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班子,又因為建康是本朝太祖陵所在之處,治所分外隆重。

&esp;&esp;這裡十里春水濛濛,六朝煙雨如夢,和旁邊的揚州城、江西的廬陵城,共稱為江南勝地。

&esp;&esp;既有文人墨客的詩書風骨,也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