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眾多的多元化大國,管理必須慎之又慎,稍有不妥,就會陷入像蒙元一樣四分五裂、分崩離析的悽慘境地。
&esp;&esp;事情非常棘手!
&esp;&esp;岳飛本想從旁人那裡借鑑一些優秀經驗,特別是先前同樣建立了多民族大帝國的鄭成功,新宋橫跨三洲,疆域甚至比劉宋還廣一些。
&esp;&esp;但他很快發現,新宋的政治體制在這裡根本不適用。
&esp;&esp;因為新宋帝國自建國起,就立足於海外,是先進的海洋文明體系,主打一個海納百川、包容並濟的格局,對四海八荒兼蓄並收。
&esp;&esp;什麼人口、資源、土地,看到了就是我的,統統拿來;什麼五湖四海的人才精英,不挑不挑,全部都要;管你膚色黑的白的棕的,統統必須講漢語寫漢字浸入漢文化全部變成漢人。
&esp;&esp;這也是他們的國情所決定的。
&esp;&esp;新宋帝國建國之初,只有來自崖山的十萬本土漢人子民。
&esp;&esp;這些人當然遠遠不夠,所以,他們後續的開疆拓土和商戰基建,主要就是依靠大量的海外土著、俘虜、歸化民、屬國人民。
&esp;&esp;這些有色人種,雖然外觀上不像漢人,但內心已經完全漢化了。他們完整參與了整個新宋帝國的發展黃金時期,從頭開始一磚一瓦地建設自己的國家,長期以往,對帝國、對他們的漢文化身份早就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感。
&esp;&esp;所以天下一統後,這些人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國家一份子,參與進了日常治理當中。隨處可見有色人種和漢官的混合搭檔,共治天下。
&esp;&esp;但劉宋帝國這邊,又是另一種情況。
&esp;&esp;這邊從最開始起,岳飛帶領著打江山、平天下的主力都完全是漢人,其他民族只是被他們打敗、所以被迫稱臣的手下敗將而已,今日懾於武力臣服,不代表明日就不會反叛。
&esp;&esp;另一方面,新宋帝國領土以海上為主,海路四通發達,乘船朝發夕至,劉宋這邊基本都是陸地,文明也完全是敦厚朴實的陸上文明風格。
&esp;&esp;所以,劉宋面對的情景,比新宋還要艱難許多倍。
&esp;&esp;當前天下初定的和平景象只是暫時的,四方暗流湧動,岳飛等人就像坐在火藥坑上,如不設法將民族裂縫等易燃物及時排除,很快就會被炸得粉身碎骨。
&esp;&esp;縱然岳飛用兵無敵,他在一日,所有人就絲毫不敢輕舉妄動,但他總不能一直待在崖山副本吧。
&esp;&esp;他想讓劉宋帝國傳承千秋萬世,就絕不能給後人留下什麼隱患,必須要在自己有生之年解決這個問題。
&esp;&esp;天幕上,眾皇帝也對此展開了熱烈討論:
&esp;&esp;【魏武帝曹操】:孤提議遷都,必須得遷往北方才能更好地維護統治。
&esp;&esp;【魏武帝曹操】:長安、洛陽、開封,這幾地都不錯,或者直接選元大都,宮室營造都是現成的。
&esp;&esp;【明武宗朱厚照】:問題是他這個疆域太大,別說長安,就算遷到大都依然遠遠不夠,西邊還有什麼哈密力、宣政院轄地需要管理。
&esp;&esp;【明武宗朱厚照】:不如遷到甘肅行省的甘州。
&esp;&esp;【周太祖郭威】:朱厚照選都城的標準是什麼,直接拿捲尺量一下,然後選輿圖最正中間的那個點?
&esp;&esp;【北齊神武帝高歡】:沒準是拿飛鏢亂扔的!
&esp;&esp;【秦昭襄王贏稷】:甘州通渭一帶,已經是我大秦最最最荒涼的邊境。
&esp;&esp;【晉武帝司馬炎】:別說大秦,幾百年過去那裡還是荒涼邊境。真要遷都過去,還沒開始啟行動身,就已經天下大亂了。
&esp;&esp;【陳文帝陳蒨】:唉,因為疆域廣闊而感到管理困難,這是何等幸福的煩惱。
&esp;&esp;【北周武帝宇文邕】:陳茜茜轉頭看了看自己的江左一畝三分地,頓時羨慕壞了。
&esp;&esp;【陳文帝陳蒨】:宇文狗賊,你沒救了,等死吧(拔刀 jpg)
&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