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力量都盡數動員起來,連線成了一個彼此呼應關照的主題,蒙元要想撕裂任何一處,都將面臨此起彼伏的來援。
&esp;&esp;這完全就是開掛啊!
&esp;&esp;但是他值得。
&esp;&esp;觀眾們紛紛感慨,沒有什麼比看到一位英雄因為自己的蓋世功績而受益,更讓人覺得愉快了。
&esp;&esp;別人都是啃爹啃老,岳飛開發了一種全新的操作,那就是,啃從前的自己。
&esp;&esp;此前,有許多義師因為憤怒於宋廷的無能,以及長期以來對武人的壓制和歧視,根本不願和宋廷合作,只是獨自默默奮戰,在浴血的角落揹負青天,最後也同樣無人問津地死去。
&esp;&esp;史書根本不會記載他們的血勇,世人也很快將他們遺忘。
&esp;&esp;國家辜負了他們,但他們至死都沒有背叛自己身處的這片土地。
&esp;&esp;其中的代表者就是謝翱和浙東義師,如今正在江西轉戰。
&esp;&esp;他曾從李庭芝手中救下了文天祥,短暫地追隨過一段時間,但最終和宋廷選擇了分道揚鑣。
&esp;&esp;後世流傳下來的只有他的詩文,至於他曾仗劍高歌,帶著下屬縱橫捭闔,幾次險死生還的壯烈,早就淹沒在了歲月的洪流中。
&esp;&esp;此刻,謝翱神色沉靜而清涼,一雙冷眸中浸著無盡的星子明明滅滅,猶如刀劍的鋒芒隱於深水中。
&esp;&esp;他鄭重其事地問岳飛:“在下斗膽問一句,嶽王來此約我共擊蒙元,究竟所求為何?是為了扶持宋祚,還是……?”
&esp;&esp;岳飛頷首:“自然是為了救民於水火,至於宋祚,有何值得扶持的價值麼?”
&esp;&esp;當然,他劉宋帝國的那個「宋」,還是可以扶一扶的。
&esp;&esp;謝翱若有所思,忽然想到天子移駐揚州城之後,那裡是李庭芝治下,也就等於完全受岳飛掌控。
&esp;&esp;這是一個徹底改變天下的機會!
&esp;&esp;岳飛告訴所有的義軍首領們,他們這次行動,不為宋,不為名,不為利,為的是天下漢人衣冠。
&esp;&esp;義軍首領們不願和宋廷合作,卻選擇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堅定地支援岳飛。
&esp;&esp;他們沒有打出「宋」的旗號,而是直接使用了「嶽」字旌旗,很快,兩廣福建之地,如春風遍野般湧起了一支又一支的岳家軍。李庭芝、姜才等人聞訊,也再度宣揚了自己作為岳家軍的身份。
&esp;&esp;身為傳奇主角的嶽王,遠比自發投降的宋廷更有吸引力。很快,無論是哪一個地方,岳家軍的數目都已經遠遠多於官軍。
&esp;&esp;眾人以紅衫為號,有的僅僅數百人,有的成千上萬,一處又一處的星火蔓延,燒徹了蒙元大軍的崩塌之序幕。
&esp;&esp;……
&esp;&esp;岳飛這次迴歸揚州的路上,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esp;&esp;他經過廣南之地,訝然發現這裡有一支軍隊,居然全員都在供奉祭祀他的神位,到那裡一看,發現居然是當地的摧鋒軍。
&esp;&esp;摧鋒軍,是當年他親手訓練出來的岳家軍的一支偏師。
&esp;&esp;如今隔世再相逢,岳飛覺得特別驚喜。
&esp;&esp;若說李庭芝作為岳家軍四代目,是一種人才的代代傳承,那麼摧鋒軍百年如一日堅持抗擊胡人政權,就是精神上的連綿不朽了。
&esp;&esp;然而……
&esp;&esp;岳飛很快看到,這支摧鋒軍過得很不好!
&esp;&esp;許多計程車兵都是無家可歸的流民,發配在外的罪者,或是出生就低人一等的軍戶,這些來自社會底層的人共同組成了一支鐵軍,紮根在廣南,牢牢把控住贛江流域,使元軍鐵騎不能寸進。
&esp;&esp;可是,他們為了這個國家拋灑熱血,換來的卻是——
&esp;&esp;一次又一次的鄙夷和糧草剋扣,人在前線死戰,而後軍文官的斥令已至。
&esp;&esp;打贏了沒有獎賞,一旦輸了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