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1節

與安南陷落, 緊接著福州告急, 江西全境覆滅,伯顏大軍被全殲,隨之而來的便是一連串的敗訊,從江南至漠北的全線潰敗。

&esp;&esp;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籌集糧餉,緊急調兵支援,四處救火救急。

&esp;&esp;從前查抄蒙古貴族換來的收入早已不夠用,忽必烈只能將目光瞄準了百姓稅收,半年間收了三回重稅,總算是勉強湊出了行軍開支。

&esp;&esp;心想著,朕愛民如子,非是有意,乃不得已而為之。

&esp;&esp;先苦一苦百姓,待朕度過這個難關,定將一切都還回去,讓我百姓過上安定富裕的生活(當然,僅限於蒙古子民,不包括第四等漢人)。

&esp;&esp;饒是如此,前線也是敗績頻傳,潼關、蜀中、汴州等重鎮先後陷落,好容易阿里海牙在滑州來了一手黃河決堤,以百姓為餌,困住了對方大將霍去病和李來亨,最終卻仍是被衝破重圍,逃了出來。

&esp;&esp;那也是真正意義上的最後一次翻盤機會。

&esp;&esp;錯過之後,一潰千里,直到今日得大都徹底成了一座孤城。

&esp;&esp;再說這李來亨,還有揚州那邊打出的史可法督師旗幟,江南地區的于謙,這些可都是名聲在外的前明英傑啊,忽必烈第一次看到的時候嗤之以鼻,誰在哪裡故弄玄虛,騙鬼呢這是。

&esp;&esp;結果等畫像從前線傳回來,再和史料裡一對比,竟然一模一樣,真是讓人毛骨悚然。

&esp;&esp;此刻,忽必烈滿心沉重地走出殿宇,抬頭仰望著雖已步入春日,卻仍舊顯得陰霾遍佈的天空,風沙呼嘯著在他眼底吹出一片晦澀。

&esp;&esp;連這樣死而復生之事都出來了,難道真的是天要大元亡嗎?

&esp;&esp;縱觀張世傑起兵以來,一路順風順水,所向披靡,簡直迅捷得不可思議,彷彿老天都站在他那邊,一路遇到的攻堅戰固然不少,但更多時候卻是聞風而降,開啟城門迎王師。

&esp;&esp;這些該死的官民士紳,食君之祿,卻不思忠君報國,居然如此不知廉恥地倒戈投效新朝,有時甚至連一點象徵性的抵抗都不願做!

&esp;&esp;忽必烈心中燃起了熊熊的憤怒之火。

&esp;&esp;張世傑一個出身卑賤的墮民,憑什麼能得眾人擁護,站到如此高度,賊老天是瞎了眼嗎,他不服!

&esp;&esp;直到這個時候,他都不覺得自己有錯。

&esp;&esp;朕自登基以來,兢兢業業,如履薄冰,先是剷除了成宗留下的巨大財政漏洞,又扳倒了扶持自己上位,想把自己變成傀儡的權臣。

&esp;&esp;每一天夙興夜寐,通宵達旦地工作,事必躬親,古往今來何曾有他這麼勤奮的帝王?

&esp;&esp;殊不知,正是他的事必躬親才搞出了大禍。

&esp;&esp;忽必烈為人專橫獨斷,什麼人都必須聽他的,反正他才是滿朝文武中最高明的一個,下屬官員處理政務一旦不合心意,動輒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什麼誅十族、剝皮楦草、鼎鑊之刑之類的前明酷刑,被他一個不少地繼承了下來。

&esp;&esp;他還特別喜歡在朝堂之上殺人,血濺五步,以此來震懾公卿百官,並且有時候的理由十分無厘頭。

&esp;&esp;比如宰相盧世榮幹得好好的,忽然被當庭拖出來亂刀分屍,就是因為大喇嘛八思巴預言,“名字中帶有一個草字頭者必反”。

&esp;&esp;當然事實證明,這話說的是淮南李庭芝。

&esp;&esp;不過忽必烈可不管,直接將任何與之沾邊的人都清理了一遍,六部官員都缺位不少,不得不臨時頂替上來補充。

&esp;&esp;到了後期張世傑起兵時,大都中的百官每逢上朝,都要含淚牽袖與家人告別,不知自己這一去還能不能歸來。到了散朝時,若能順利歸家,便忍不住相擁而泣,慶幸自己又多活過了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