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色過來找死。
&esp;&esp;阿合馬聞言深為感動,更加堅定了為陛下拋頭顱灑熱血,在京師掀起腥風血雨,查抄更多貴族之家的決心。
&esp;&esp;渾然不知他敬愛的君王已經準備過段時間就送他上刑場,作為抄家之事的替罪羊。
&esp;&esp;總而言之,忽必烈這次消滅張世傑的決心無比堅定,所有的壓力都集中到了張弘範這邊。
&esp;&esp;張弘範可不是水師大將,他是正兒八經的北方人,年少諳習弓馬騎射,之前也沒打過水戰,就是帶騎兵平定過幾次北方起義之亂。
&esp;&esp;他的屬下也都是旱鴨子,一上船,在風濤顛簸中左搖右晃,上吐下瀉,戰鬥力頓時去了大半。
&esp;&esp;張弘範知道這樣下去不行,上次不就被霍去病一個人騎鯨深入,陣斬過千嘛。
&esp;&esp;他靈機一動,腦海中忽然浮現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那就是用鐵鏈將船隻都連在一起,堅固穩當,牢不可破,士兵行走在其上如履平地。
&esp;&esp;而且這般聯合在一起,元軍戰陣大大加固,再也不怕霍去病那種鑿穿一條路逃出生天(霍去病本人:什麼逃,我這是在眾人的目送和熱情挽留下從容離去)的殺法了!
&esp;&esp;元軍全員體驗了都說好。
&esp;&esp;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張弘範頗為自己的妙招而感到驚歎,覺得自己真是一代軍事奇才。
&esp;&esp;偵知此訊的霍去病:“……”
&esp;&esp;影片那頭的漢武帝:“……”
&esp;&esp;天幕前驚呆了的觀眾們:“……”
&esp;&esp;天啦嚕,原來倒放歷史,有時候就連雙方的立場都會交換,這次輪到張弘範開始進行騷操作了啊!
&esp;&esp;張世傑正在展開輿圖,凝眉思索破敵之計。
&esp;&esp;霍去病一看,心中頓時湧出了一股“我讀過劇本”的優越感,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若元軍全然無備,我們可以用火攻大破之;若作了準備,從淺灘繞行將他們擊破便是。”
&esp;&esp;張世傑沉思片晌,將這個計劃稍稍作了修改:“兵貴速神,元軍的增兵要想前來,必走廣州一帶的水道,我將於此處設伏,迅速解決第一批增援,而後封鎖此段路線。”
&esp;&esp;霍去病點點頭,深以為然:“是的,這樣也不錯。”
&esp;&esp;等張弘範斷援後,就可以慢慢跟他玩甕中捉鱉,輕而易舉地將他誘困至死了。
&esp;&esp;然而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到了次日,霍去病赫然發現,從他們這邊趕到崖山淺灘的方向正好是西風,到時候西風一刮,風向完全是向著他們這邊的,這火根本燒不起來。
&esp;&esp;總不能去天幕上求助那個周瑜吧。
&esp;&esp;霍去病還是覺得求人不如求己,在逆境中打出完美結局才是戰神的作風,所以,他決心給計劃做個臨時變動。
&esp;&esp;他同張世傑商議道:“我們要不要乾脆莫管元軍的動向,繞至後方,徑趨新會縣城?張弘範眼見後方動亂,勢必解散繩纜,陣型混亂,引兵來救,等他越過西熊洲,這火就可以燒起來了。”
&esp;&esp;張世傑蹙眉道:“不妥,君實一個人住在新會縣城的郊外。”
&esp;&esp;霍去病對此真心感到無語:“你空在這裡左思右想,瞻前顧後的,有這功夫早就去把人帶回來了。”
&esp;&esp;張世傑搖頭不言,面具遮蔽了他所有的神色波動,唯獨唇角抿成了一線,宛如遠山沉寂的峰巒寥然隱入黃昏後的暮色,顯然是對此絕不贊同。
&esp;&esp;他最終依然將戰鬥地點選在了崖山。
&esp;&esp;戰鬥爆發當日,張弘範艦隊開入了崖山前的大嶺,鐵鎖相連,一字排開,張世傑部眾許多潛伏在水下,順著漲潮的水波而至,進行了一波巧妙的伏擊。
&esp;&esp;他們瞬息攻來,毫不戀戰,靈活得如同游魚一般頃刻就退入了浪濤深處。
&esp;&esp;元軍一開始還以為是自己軍威大振,將這些海賊們嚇退了,一回頭才發現船底已經被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