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因其待遇遠比給元廷交稅來得要好,百姓往往爭與前往世家名下掛名,導致一城之內,十萬居民,真正登記入元朝名冊的不過十之二三,能收稅多少便可想而知了。
&esp;&esp;忽必烈一心肅清朝政,哪能容忍如此荒謬之事發生,派人南下出使,監督清點賬目,催促世家們把欠朝廷的賦稅和人口吐出來。
&esp;&esp;不料,一連往廬陵派了三批人,俱如泥牛入海,消失得無聲無息,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esp;&esp;忽必烈終於忍無可忍,令大將伯顏點軍南下,強行動用武力,掃平以廬陵為首的江西各地。
&esp;&esp;這是一個方面,對付江南世家的操作。
&esp;&esp;另一個方面則是直接向京城貴族斬下屠刀,主打一個當場發癲,翻臉不認人,連罪名都懶得羅織,直接上門抄家清算,抄出的錢盡數充入國庫,以支援本次征伐。
&esp;&esp;忽必烈自從發瘋之後,精神狀態穩定了許多。
&esp;&esp;反正大元這艘破船,一動不動坐以待斃肯定是死,還不如死前盡情作妖一把,誰讓朕不痛快,朕就讓誰全家不痛快!
&esp;&esp;就這樣,他連月之間連抄京師貴胄三十戶,不分蒙漢色目,通通一視同仁,滿門盡誅。
&esp;&esp;執行抄家計劃的正是阿合馬。
&esp;&esp;他哪裡願意接這種吃力不討好、分分鐘被同僚恨之入骨的苦差事,但架不住他老婆兒子全都被忽必烈扣下,只能硬著頭皮上場。
&esp;&esp;本想著大家同為貴族,一個鼻孔出氣,提前通報給你,你收斂一番也就得了。
&esp;&esp;阿合馬第一個晚上一無所獲,就這般歸來向忽必烈彙報,萬萬沒想到,忽必烈居然拍著他的肩,笑著勉勵他,來了一句“宰相勿慮,倘若你犧牲,汝妻子朕自養之”。
&esp;&esp;阿合馬登時毛骨悚然,怎麼還敢有二心,當下只能將心一橫,徹底成了忽必烈的頭號大走狗,挨家挨戶逮著人狂咬。
&esp;&esp;一開始還有些抗拒,但很快,阿合馬就體驗到了掌握生殺大權、隨時隨地發瘋的快樂了。
&esp;&esp;昔年那些地位與他平齊、甚至還需要他來仰望的高門大戶,如今都成為了階下囚,只能面對他瑟瑟發抖,低三下四地祈求,這感覺不要太爽了!
&esp;&esp;阿合馬愈發趾高氣揚,如魚得水了起來。
&esp;&esp;忽必烈見他這麼愚蠢,滿意地點點頭,已經想好如何最大化榨取他的利用價值,然後再將這玩意推出去平息眾怒了。
&esp;&esp;又一個大朝之日,百官吵吵嚷嚷擠滿了奉天門,個個嗚呼哀哉,如喪考妣,迎風墮淚,直呼大元要完。
&esp;&esp;四百二十名官員血淚上書彈劾阿合馬,聯名請求聖上收回成命。
&esp;&esp;其中有察必皇后的侄子、左丞相安童,有北方真定史氏的族長史天澤,有張弘範他爹張柔,還有太子真金的東宮幕僚,這麼多方利益盤根錯節,擺明了就是強壓他必須收回主意。
&esp;&esp;甚至就連他四弟阿里不哥都摻了一手,派人過來送信制止。
&esp;&esp;忽必烈:呵呵,你小子算哪根蔥啊。
&esp;&esp;面對眾臣聲嘶力竭的控訴,“阿合馬非人哉”、“流毒萬家,罪不容誅”、“暴戾恣睢,倒行逆施,遲早暴斃”。
&esp;&esp;表面在說阿合馬,實際上字字犀利,直指皇位上的君王。
&esp;&esp;忽必烈完全不聽,直接派怯薛軍上去把他們集體胖揍了一頓,沒有十天半月壓根下不了床的那種,其中幾個喊著“成何體統”的漢人儒官被揍得最慘。
&esp;&esp;他孃的,這個節骨眼還執行個屁的漢法,老子就是最大的王法,順朕者昌,逆朕者亡,是死是活你自己選吧!
&esp;&esp;趁著眾臣各自在家養傷,朝會暫停,忽必烈樂得沒人指手畫腳,對他的戰略形成掣肘,立刻就悍然發動了平海計劃,準備先把張世傑搞掉再說。
&esp;&esp;一邊堅定地表示,阿合馬朕保定了,你們別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