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暗自責先前浮躁,遂鄭重點頭:“你說得對……我會記住。刀勢之浪,不在一波驚天,而在節奏綿延。”
當日黃昏,陸青雨返回雜役峰。站在峰頂,俯視山下房舍與來往人群,回想自己多日焦躁,心下豁然開朗:“我所修行的‘破浪行經’,真諦並非爆發,而是持續的奔流。”
若把山腳比作浪,一浪接一浪迭起,終有一刻抵達最巔峰。急於用孤浪轟破一切,只會力竭中斷。“我與薛玄一雖道途不同,卻可並肩互補:他擅靈活奇襲,我重沉穩刀勢。”
“是了,我該堅守自己的刀道,專注破浪之勢。何必懷疑天賦?”他這一刻前所未有地明白:自己刀勢是厚積薄髮型,如海潮漫長連綿。儘管一時不如薛玄一那般“疾風驟雨”的驚豔,卻絕非平庸,只需找準節奏便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心念一轉,他再次抽刀於峰頂演練:
- 第一式“浪花斬”,柔中帶剛;
- 第二式“疊浪擊”,宛如連續拍岸;
- 第三式“狂浪突”,一息間三刀遞進,形成連環斬!
只見刀光在夕陽下化作金色波紋,竟遠比白日演練時順暢無阻。刀尖破風聲迴旋,身姿如流水,不滯不亂。
“哈哈……”陸青雨本是沉穩性格,卻也忍不住暢快輕笑:他感覺到刀勢產生新的層次感,不再在第三式卡殼;雖未用全力,卻已初見破浪行經深層力量。
滿目餘暉中,他收刀立定,神情堅毅:“這就是我的道路。若能繼續打磨下去,我也能追隨薛玄一腳步,甚至開闢獨屬於‘破浪刀意’的天地。”
夜裡,雜役峰山道寂靜。陸青雨回到院中,見錢濤在忙還賬務,便微笑走過去幫忙,並囑咐峰內弟子別再擔心他情緒。“我已想通,你們放心,接下來我會抽空幫忙穩定峰務,同時努力修行。”
錢濤聞之欣慰,大誇“你跟薛玄一都是我們依靠,不能再低迷了。”
翌日,他特意去醫館拜訪薛玄一,抱著刀簡與之商議:“昨夜小有突破,我要繼續以‘浪勢疊加’方式擴充套件第二、第三式。你若有餘力,還請幫我觀摩。”薛玄一雖身體尚未痊癒,但得知好友重拾信心,也替他開心,一口答應:“待我稍好些,我們可在院裡對練,不必急於冒進擂臺。”
同時,兩人心中也十分明白:若想真正崛起,外門大比或更高的挑戰即將來臨。宿敵吳嘯、邪修殘餘……各種潛在衝突都不會坐視他們成長。可只要陸青雨心志堅定、刀法日臻純熟,薛玄一自創功法更趨完備,也並肩前行,就有一線逆轉可能。
深夜,山風呼嘯,在雜役峰破舊房舍前。陸青雨握刀立於院中,腳下是枯葉紛落,彷彿潮汐一般起伏。一片靜謐裡,他再度演練“破浪行經·前三式”,速度不急不躁,刀光層層疊疊,如浪潮迴圈往復。
腦海裡卻浮現從前百靈坡出險、擂臺協戰、貪腐案同心等畫面,讓他對“波浪綿延”的意象更加領會:真正的刀勢需擁有持久耐力與厚積爆發,一味急攻終非長久之計。
漸漸地,他刀招越發流暢,第三式“狂浪突”收放自如;回想先前與火符修對戰時如何被對方拖慢節奏,如今若能用“浪勢遞進”,或許就不懼耗戰!
這一刻,他不再嫉妒薛玄一的石碑奇遇或自創妙技;反倒深知二人所走之道截然不同,卻互相補益。薛玄一狂放敏捷,自己厚重綿長;如兩股力量匯合,更能再現當初聯手戰勝黑鬃狼群、擊退邪修的驚人配合。
收刀後,陸青雨站在夜色中,仰望滿天星辰,內心一片澄澈。“薛玄一有他的機緣,我有我的刀勢。無需妄自菲薄——只要守住初心,就能成長。”這便是他的新覺悟。
遠方山腳,似有隱隱人聲與燈火;外門世界仍充斥競爭與暗流,但少年刀手已不再迷失。在“破浪行經”中找回自信的陸青雨,不會再被焦慮吞噬。
想到日後繼續與薛玄一併肩,衝擊外門大比乃至更高秘境,他握住刀柄,唇角揚起微笑:“波浪起伏無盡。我的刀勢亦將層層疊起,總有一日,化作驚濤駭浪!”
夜色下,他推開房門,回到雜役峰小屋,口中輕輕默唸“浪勢之道”,繼續打坐調息,宛如海潮深沉又堅定,一刻不停地拍擊心靈岸邊。
:()破天亂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