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槍想行刺的另一人一愣,然後趕緊收起手槍匆匆離去。
而伊藤博文甚至未能留下遺言,便倒在了車站的地面上,當場斃命。隨行人員與為護衛他而駐守瀋陽的日本軍隊,在四處瀰漫的尖叫聲中,瘋狂尋找刺殺伊藤博文的兇手。
但那個終結伊藤博文生命的人,卻始終不見蹤影。
遠處,遠離車站的一座高樓上,一道人影收起了裝有瞄準鏡的步槍。
“......為了共和。”
那人低聲呢喃,隨後按照訓練自己的退役德國老教官的教導,趕在聽到槍聲而趕來的日本軍隊到來之前,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伊藤博文,這次依舊未能逃脫自己的命運。
......
第二天。
“伊藤博文那傢伙死了啊。”
“那是誰?”
漢斯一邊啜飲著咖啡,一邊看著晨報,看到伊藤博文被狙擊手射殺的訊息後,忍不住嗤笑一聲。坐在他旁邊的路易絲歪著頭看著他。
“一個日本的政治人物,不用在意的傢伙。”
“是嗎?”
確實如此,事實上,不論在原本的歷史中,還是在這個世界,伊藤博文的暗殺從國際角度來看都不算什麼大事。
反倒是在歐洲,王室成員被無政府主義者暗殺幾乎成了家常便飯,要是全世界因為日本一個老政客被殺而沸騰,那才奇怪了。
“說起來,今年還真是喧囂啊。”
“可不是嘛。”
“真希望以後別再有什麼衝突和革命,能一直和平下去就好了。”
聽到路易絲這麼說,漢斯只是苦笑,默默地撫摸著她的頭髮。
事實就是這樣,與維多利亞·路易絲的願望相反,歐洲的和平依舊在不知疲倦地奔向終點,日曆上的年份也不知不覺悄然從1909年翻到了1910年。
全球即將被戰火瘋狂染指的1910年,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