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章 工業與軍事

馳合作,恐怕也是基於同樣的考量吧。

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中,戴姆勒-賓士在二戰期間是納粹德國的主要軍工企業之一,負責生產包括三號坦克在內的主力坦克,甚至上文提到的“鼠式”超重型坦克也是由賓士研發的。

當然,正因如此,賓士因向納粹德國提供軍需物資,並強制集中營囚犯進行勞役,而理所當然地被列入了戰犯企業名單。

“時間比預定的要長,問題就先回答到這裡。如果之後還有疑問,可以向這位魯登道夫中校諮詢。”

漢斯指了指魯登道夫,在場的人都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

但某人的話還沒有結束。

“最後,這是我個人的看法——坦克將成為未來德國陸軍的核心武器,因此,我們需要建立比現在更完善的大規模生產體系,以適應未來的量產需求。”

當然,這並不僅限於坦克。

放眼未來,軍隊對卡車、裝甲車等汽車的需求將呈現爆炸式增長,而且這種需求必然會發生。

“而這一切的前提是,德國的汽車工業必須進一步發展。我認為,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們應當讓汽車擺脫僅供上流社會享用的侷限,降低價格,讓普通市民也能負擔得起,並進行更多、更大規模的生產。”

“這......但考慮到當前汽車的製造成本、人工費用以及生產環境,是否有些勉強?”

一直認真聽講的邁巴赫舉起手提問。

而漢斯早已準備好了答案。

“各位聽說過‘流水線生產系統’嗎?”

“流水線生產?”

“說起來,男爵旗下的dRR公司就依靠這種流水線,在極短時間內大批次生產收音機,銷往全球......”

“沒錯,正是如此。以往,汽車需要由小規模團隊花費數天時間才能製造完成。但若引入流水線,生產速度將得到極大的提升。理論上來說,我們可以做到每小時生產一輛汽車,甚至每幾十秒就能生產一輛。”

“什......幾十秒?!”

某個不知名的人驚訝得喊了出來。

其他人的表情也大同小異。

然而,真正痴迷於大規模生產的福特,早在1914年就已實現了24秒生產一輛t型車的記錄,因此,這絕非天方夜譚。

“事實上,流水線的高效性已經透過收音機生產得到了驗證。dRR公司正是依靠流水線,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生產成本,同時大幅提高了生產速度。如果各位有興趣,我可以提供相關統計資料。”

“我們並非不相信男爵閣下,只是這樣的生產速度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光靠流水線真的能做到嗎?”

“當然,這不僅僅是流水線的作用。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產品的標準化、統一化,以及零部件的極簡化。”

“唔......”

“但無論如何,大規模生產已是時代潮流。美國的汽車企業已經開始對流水線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如果我們德國作為汽車工業的先驅者,無法搶佔先機,那麼在市場競爭中,美國人很快就會佔據主導地位。”

當漢斯提到在經濟和工業領域已逐步超越歐洲的美國時,眾人的眼神發生了變化。

德國,正是汽車工業的開拓者和奠基者。

正因如此,身為驕傲的德國人,他們絕不願意落後於那些只不過是後起之秀的“洋基佬”。

當然,眼下在美國真正重視流水線的可能也只有福特,但他並沒有說謊,這就足夠了。

“考慮到生產效率和人力成本,試點推行流水線生產倒也不是壞主意。”

“確實,未來市場擴大,我們的利潤也會隨之增長......”

漢斯的話顯然頗具說服力,不少汽車企業的代表都開始對流水線生產系統展現出濃厚的興趣。

其中,包括卡爾·賓士和邁巴赫。

“原本打算簡短說明的,結果還是說得有些長了。今天的討論就到這裡吧,大家可以各自散去。”

漢斯的話音剛落,各家企業的代表們連招呼都顧不上打,匆匆離開。

他們恐怕迫不及待地想回到總部,與高層和技術團隊商討對策了吧。

“呼,總算結束了。”

“我也該走了。我和自然主義者的朋友們有約,男爵,要不要一起來?”

“哈哈哈......這份好意我心領了,毛奇總長。”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