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甚至到了近乎瘋狂的地步。
整個國家圍繞軍隊運轉,這已然成為德國最鮮明的特點。
“所以,歸根結底,要麼削減支出,要麼增加稅收。”
比洛總理嘆了口氣,轉頭看向戰爭大臣艾內姆和海軍大臣提爾皮茨。
“而如果削減開支,首先受到影響的必然是軍費。”
“陸軍的預算已經捉襟見肘。”
還未等提爾皮茨開口,戰爭大臣艾內姆便搶先一步堅決表態。
比洛總理皺起眉頭,一副早知如此的模樣。
“真的連一點都削減不了?”
“由於德英協約的刺激,法國正大力擴充軍備,我們也必須加快軍隊革新以應對威脅。此外,我們剛剛正式引入飛機,併成立了空軍部隊,不是嗎?”
正如艾內姆所言,在漢斯前往海牙期間,德意志帝國終於正式將飛機納入軍隊序列,成立了德意志帝國航空部隊(Fliegertruppen des deutschen Kaiserreiches)。
當然,眼下這支部隊仍處於實驗階段,飛機的數量也極為有限。
但正所謂“萬事開頭難”,既然航空部隊已建立,規模擴張只是時間問題。
“而且,陸軍目前正在推進一項重要的‘計劃’,若預算縮減,恐怕會影響進度,希望總理閣下能夠理解。”
“唉,你是指那個‘計劃’吧......為什麼偏偏在這個時候......”
聽到艾內姆提及“拖拉機計劃”,比洛總理露出一絲無奈,忍不住瞥了漢斯一眼。
當然,這事兒純粹是趕巧了,比洛也沒有因此責怪某人。
就在這時,艾內姆忽然開口:“所以,我認為,與其削減陸軍預算,不如從海軍開支裡省。”
“什麼?!”
這句話無異於在提爾皮茨面前扔了一顆炸彈,他頓時瞪大雙眼,滿臉震驚。
不過,提爾皮茨又怎會甘心受此屈辱?何況,這簡直是要從“艦隊狂魔”手中搶奪戰艦,他又豈能忍受?
他瞬間調整姿態,擺出戰鬥架勢,怒視著艾內姆。
“海軍同樣沒有富餘預算!我們正在建造超越‘腓特烈’級的新型戰列艦,資金已被壓榨至極限!”
“那不如報廢幾艘老舊艦船,以減少維護費用吧?反正英國是我們的盟友,如今也沒有必要維持過量的海軍戰力。”
“哦?”
一直被財政危機折磨得焦頭爛額的斯滕格爾財政大臣,聽到這番話,竟然下意識地抬起頭,似乎覺得這倒是個可行之策。
然而,他的勇氣在提爾皮茨那張因憤怒而漲紅的臉龐前,僅僅維持了片刻便瞬間熄滅。
“艾內姆,你這傢伙是想跟我拼命嗎?!”
提爾皮茨擼起袖子,儼然一副隨時要與艾內姆決鬥的架勢。
但艾內姆畢竟是久經沙場的普魯士軍官,自然不會被輕易嚇倒。
“我哪裡說錯了嗎?老實說,少幾艘戰艦也不會讓海軍完蛋吧?”
“哈!你以為戰列艦是一匹戰馬,還是一門火炮?這就是為什麼你們這些陸軍蠢貨永遠不懂海軍的價值!”
“你說什麼?!”
“好了好了,大家別吵了,冷靜點!內閣內部爭吵也解決不了問題,不是嗎?”
眼看艾內姆與提爾皮茨的爭執愈發激烈,副總理特奧巴爾德·馮·貝特曼·霍爾維格(theobald theodor Friedrich Alfred von bethmann hollweg)冷汗直流,連忙出面調停。
在漢斯前往海牙出席萬國和平會議期間,波薩多夫斯基-韋納副總理辭職了,而接任他的,是兼任內務大臣的新任副總理霍爾維格。瞭解情況的人應該都清楚,他在原本的歷史中,是繼比洛之後的德意志帝國總理。
‘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就是在他擔任總理期間爆發的嗎?’
貝特曼·霍爾維格不像前任副總理兼內務大臣波薩多夫斯基-韋納那樣傾向左翼,他一方面支援君主制,另一方面又試圖與工會維持良好關係,整體而言是個相當中立的人物。
其實不論是波薩多夫斯基-韋納副總理,還是其他德意志帝國內務大臣,他們的立場都比外界印象中的更加溫和,甚至對左翼較為友善。這和鄰國的斯托雷平截然不同,後者在擔任內務大臣期間,雙手沾滿了革命者的鮮血。
‘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