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6章 經濟危機與轉機

1907年金融危機,又稱為“1907年恐慌(panic of 1907)”或“尼克博克危機”(Knickerbocker crisis),是1929年大蕭條之前最嚴重的全球性經濟危機。

漢斯對經濟學並不算精通,所以對1907年恐慌的具體細節瞭解不多。但據說當時美國的金融體系幾乎瀕臨崩潰,可見這場危機的嚴重性。

根據報紙上的報道,這場恐慌的導火索是一家美國銅業公司——聯合銅業公司(United copper pany)企圖操縱股價牟利。

蒙大拿的“銅業大亨”、聯合銅業公司的所有者F·奧古斯都·海因茨(Fritz Augustus heinz)與臭名昭著的銀行家查爾斯·莫斯(charles wyman morse)合謀,計劃透過大肆收購本公司股票來哄抬股價,從中賺取鉅額利潤,並付諸實施。

然而,他們的野心勃勃的計劃剛啟動不久,10月16日紐約證券交易所開盤後,聯合銅業公司的股價非但沒有上漲,反而從最初的30美元暴跌至10美元,最終徹底化為泡影。

奧古斯都·海因茨和查爾斯·莫斯因操縱股價的醜聞被行業封殺,但更大的問題是,他們的貪婪引發了一場不可收拾的金融風暴。

就在這時,紐約第三大信託公司——尼克博克信託公司(Knickerbocker trust)的總裁查爾斯·t·巴尼(charles tracy barney)長期與海因茨和莫斯關係密切的事實被曝光,使得局勢變得更加微妙。

10月18日,萬國和平會議剛剛結束,尼克博克信託公司就已出現擠兌危機的跡象。公司董事會為了自救,要求查爾斯·巴尼辭職,但為時已晚。最終,在10月22日,尼克博克信託公司因大規模擠兌現象而倒閉。

尼克博克的倒閉引發了連鎖反應,其影響迅速波及美國兩大信託公司——美國信託公司(trust pany of America)和林肯信託公司(Lincoln trust pany)。10月24日,紐約的銀行與信託公司幾乎全線崩潰。

一場史無前例的金融風暴席捲全美,成為美國曆史上首次全國性經濟大恐慌。

正如1929年大蕭條一樣,1907年恐慌也未止步於美國,而是逐漸蔓延至全球。

......

——砰!

“漢堡才剛爆發擠兌,怎麼就鬧到經濟恐慌了!”

比洛總理憤怒地砸下拳頭,臉漲得通紅,顯然無法接受這場由美國企業操縱股市引發的經濟危機。

當然,最無語的恐怕還是剛剛上任就迎來經濟恐慌的威廉·馮·舍恩(wilhelm Eduard Freiherr von Schoen)。因為原本的外交大臣齊爾斯基在危機爆發時就已經哼著小曲逃去維也納了,而他則被臨危受命,稀裡糊塗地成為了新的外交大臣。

於是,跟隨舍恩大臣一同參加內閣會議的漢斯,只能在他背後默默地看著他臉色慘白、冷汗直流,不停地灌水,模樣十分可憐。

不管怎麼說,正如比洛所言,今年自春季以來,不僅德國,整個歐洲大陸,乃至全世界的經濟形勢都不容樂觀。

四月份,埃及爆發了銀行擠兌;五月,日本步其後塵;而在紐約股市崩盤的幾天前,德國漢堡和智利也相繼出現擠兌風潮。

隨後,紐約的金融風暴徹底引爆了全球經濟危機,整個世界的經濟狀況本就搖搖欲墜,這無異於雪上加霜。

“斯滕格爾財政大臣,美國的恐慌對帝國經濟造成了多大的衝擊?”

“目前,帝國銀行(Reichsbank)勉強遏制住了大規模擠兌,委內瑞拉的石油收益也起到了一定的緩衝作用。但正如您所知,帝國政府的支出已經遠超負荷,債務急劇攀升,照這樣下去,經濟惡化恐怕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財政大臣赫爾曼·馮·斯滕格爾(hermann Guido Leopold Freiherr von Stengel)滿頭大汗地彙報道。

正如他所言,德意志帝國的財政支出實在太過龐大,而其中最大的開銷,毫無疑問便是軍費。

‘畢竟德國財政的60%都被軍費吞噬了,還能指望什麼?’

正如美利堅所證明的那樣,強大的軍隊靠的就是金錢,而以軍國主義為信仰的德意志帝國,自然不遺餘力地砸錢維持其強大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