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叫作那個拯救了皇帝的‘少年’。
畢竟年紀一大把了還被稱作“少年”,著實有點讓人尷尬。
“話說回來,從明年開始,簡直就是戰爭的連鎖反應啊。”
偏偏,還是德國的盟友(至少現在還是)義大利打響了第一槍。
明年的1911年,義大利會在沒有與德國事先溝通的情況下,吞併利比亞,發動意土戰爭,進攻德國的友好國家奧斯曼帝國。
並且隨著與義大利的戰爭讓奧斯曼帝國搖搖欲墜,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和黑山王國會趁機結成巴爾幹同盟,入侵奧斯曼帝國,在1912年爆發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而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剛在1913年5月30日以倫敦條約結束,不到一個月,6月29日,因戰利品分配不滿的保加利亞又會發動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一想到自己必須親眼目睹這一切,漢斯就感覺腦袋隱隱作痛。
‘更別提1914年的薩拉熱窩事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了。’
所以,哪怕只是在今年這個還能稱得上是和平的最後時刻,某人也想安靜地度過,但很遺憾,這不可能。
......
1910年5月6日,一個令人唏噓的訊息自英國傳來。
【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逝世。】
愛德華七世終年68歲,撒手人寰。
就像他的曾孫查爾斯三世一樣,母親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壽使得他長年以王儲的身份度過,直到晚年才勉強登基。然而,戴上王冠還不到十年,他便閉上了雙眼。漢斯與國王的關係還算親近,因此不禁為他的離世感到惋惜。
“早就勸他少抽點菸,多鍛鍊身體......”
然而,他依舊每天要抽12根雪茄、20根香菸,腰圍達到48英寸(約122厘米),還每天要吃上十頓正餐。這種暴飲暴食的習慣,顯然是不會對那些忠告放在心上。
說到底,這大概也算是自然死亡吧?
“舅舅終於也走了嗎......”
威廉二世低聲喃喃道,語氣中帶著複雜的情緒。雖然他平日裡總是嘲諷愛德華七世為“胖子愛德”,兩人的關係也談不上多好,但畢竟是至親,面對家人的離世,難免會有種種情感和思緒交織。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在這個歷史中,英國和德國的關係並未如原本歷史那般惡化,反而維持著還算不錯的交情。
“得去趟倫敦了。”
“我們得組建弔唁使團,陛下,皇室成員中有哪些人出席......”
“全都去。包括我的兒子們,還有路易絲也一同帶上吧,路易絲現在也長大了。”
聽到威廉二世的話,漢斯點頭示意明白。
當然,他也會一同參加葬禮。
就這樣,幾天後,漢斯與皇室家族成員隨弔唁使團一同抵達倫敦。
德意志帝國的使團規模在各國中堪稱龐大,不僅有威廉二世的家人,還有海因裡希王子、瑪格麗特公主等皇帝的弟妹們,甚至包括巴伐利亞的魯普雷希特王儲(Rupprecht)等德意志諸侯國的王族成員。
‘說起來,我上次來倫敦,還是為了無線電的問題來見愛德華七世吧?’
如今再度踏上倫敦,竟是為了參加愛德華七世的葬禮,心中不免五味雜陳。
“比利,你來了。”
“喬治,瑪麗,節哀順變。”
漢斯沉浸在思緒中時,皇室家族已抵達安放愛德華七世靈柩的白金漢宮。
宮殿前,喪主威爾士親王喬治——如今的新任英國國王、印度皇帝喬治五世,帶著家人親自出宮迎接了一行人。
喬治五世的臉上依舊帶著一如既往的冷峻表情,但他眼中的悲傷卻掩蓋不住,顯然父親的離世讓他心中悲慟不已。
“比,比,叔叔,好,好久不見。您—您最近身體還好......吧?”
就在威廉皇儲夫婦和威廉二世的子女向喬治五世表示哀悼時,未來的喬治六世,阿爾伯特王子卻似乎比兒時更加結巴,緊張地向皇帝問候。
“嗯,你看起來也很健康,真是太好了,堅持下去。”
威廉二世露出溫和的微笑,輕輕拍了拍阿爾伯特王子的肩膀。
一如既往,皇帝總是以溫柔的態度對待因父親的嚴格教育而導致口吃的阿爾伯特王子。
或許是因為皇帝自己也有手臂的殘疾,曾因此與父母產生過沖突,所以他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