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不滿,在當前局勢下,接受賠償金並作罷,才是他們的最佳選擇。
“那麼,對於1878年柏林會議中規定的,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名義上仍為奧斯曼帝國領土、但由奧匈帝國進行管理的條款,各位有何看法?”
舍恩大臣的話一出,各國代表開始低聲討論,交換意見。
過了一會兒,最先開口的是英國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
“英國同意修訂《柏林條約》,支援奧匈帝國吞併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
這點早已事先溝透過,因此他毫不猶豫地表態支援波斯尼亞的吞併。
對英國而言,儘管與奧匈帝國不是直接盟友,但只要奧匈帝國能夠削弱俄羅斯在巴爾幹半島的影響力,他們並無反對的理由。
“我們義大利王國也支援奧匈帝國吞併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
義大利代表團面帶燦爛的笑容,毫不知情地表達了支援。
顯然,他們以為支援奧匈帝國吞併波斯尼亞,能夠換取奧匈帝國歸還未收復的領土,心裡早已暗自竊喜。
但抱歉了,夥計們。
我漢某人確實曾努力爭取過,但弗朗茨·約瑟夫皇帝根本不打算對你們做出讓步。
當然,我也知道你們不會理解我的辛苦,只會憤怒地責怪我!
‘唉,看來這次事件之後,義大利恐怕會對三國同盟心生厭倦吧。’
即便再承諾其他領土,義大利對未收復領土的執念也會難以消解。
最終,他們很可能會傾向於已經簽署秘密條約的法國。
如果說奧匈帝國是義大利的宿敵,那麼法國儘管奪走了薩伏依,卻也是在義大利統一運動中給予支援的恩人。
此種情況下,義大利脫離三國同盟,漢斯早已做好心理準備,可初次經歷這樣的失敗,依舊令人心情複雜。
“等一下,請稍等。”
就在英國和義大利相繼表示支援波斯尼亞的吞併時,法國代表團竊竊私語,似乎在權衡對策。這時,俄羅斯外交大臣亞歷山大·彼得羅維奇·伊茲沃爾斯基(Алekca?hдp Пeтpo?вnч n3вo?льcknn)察覺到情況不妙,舉手示意發言。
“奧匈帝國曾承諾,只要我們俄羅斯承認其吞併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就會修訂《柏林條約》中的海峽條款,允許我們透過博斯普魯斯海峽。請問這件事如何處理?”
“你說什麼?”
伊茲沃爾斯基的話令原本神情輕鬆的英國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臉色驟變。
一旁曾向伊茲沃爾斯基承諾海峽通行權、實則欺騙了他的奧匈帝國外交大臣埃倫塔爾則尷尬地清了清喉嚨,故意轉開了視線。
愛德華·格雷冷冷說道:
“絕不可能!摩洛哥危機才過去不到五年,怎能允許俄羅斯透過博斯普魯斯海峽?”
“我們義大利也同意英國的看法。”
義大利代表也以強硬的語氣表示反對,顯然他們也不願在地中海多出一個名為俄羅斯的競爭者。
伊茲沃爾斯基的臉上滿是錯愕之色,隨即投向埃倫塔爾,目光中寫滿了質問——畢竟,正是後者曾承諾,只要俄羅斯承認波斯尼亞的吞併,就會給予其海峽通行權。
“......咳咳,既然事已至此,也無可奈何了。真是抱歉,伊茲沃爾斯基大臣。”
“什、什麼?!”
伊茲沃爾斯基聽到埃倫塔爾的話,一臉茫然,完全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狀況,張著嘴愣在那裡。
“你騙了我!!”
沒過多久,伊茲沃爾斯基意識到自己被埃倫塔爾耍了,臉色瞬間扭曲得如同惡鬼一般,猛地揪住埃倫塔爾的衣領。
“你這個卑鄙的猶太佬,竟敢欺騙我!竟敢對我撒謊!”
“伊茲沃爾斯基外務大臣,請冷靜!”
漢斯和周圍的人趕忙上前,試圖把暴怒的伊茲沃爾斯基從埃倫塔爾身邊拉開,但他憤怒至極,聲稱要殺了埃倫塔爾,掙扎了一陣才稍稍平息。
事實上,伊茲沃爾斯基的憤怒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埃倫塔爾確實耍了手段,騙了他。
但可惜的是,在這個圈子裡,原本就是被人騙了的那一方顯得更可笑。
“這場會議無效!我們俄羅斯帝國絕不會承認奧匈帝國這骯髒的卑劣行徑!!”
砰!
好不容易恢復冷靜的伊茲沃爾斯基,雙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