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十分熟悉山路,兩人路上也花費了不少時間。
出來的時候是清晨,到了之後已經接近晌午。
季成風負責去採辦一些年節用品,應青煬□□脆地放養了。
實際上整個村子裡也就姜太傅看他和看犯人一樣,其他長輩對孩子還是十分溺愛的。
不過應青煬說的要去成衣鋪也是真的。
新年將至,哪怕是瓊州這種偏僻的地界,年節的氣氛也格外熱烈,各個店鋪張燈結綵,使盡渾身解數,就為了吸引幾個客人進來。
只不過大概是因為雪災剛剛褪去,街上並沒有太多行人。
應青煬本來沒有那麼怕冷,在驢車上晃悠了一上午,這回兒也忍不住搓了搓手,縮著肩膀竄進了成衣鋪。
成衣鋪門可羅雀,畢竟這邊還是村鎮偏多,人們都習慣自己縫製衣裝,能到這裡光顧的大多都是往來的商人,想將瓊州特有的衣飾運到中原地區販賣。
可惜年節底下,往來的行商也沒有多少,成衣鋪前臺的小姑娘裹著厚棉襖,手裡拿著湯婆子正在打瞌睡。
應青煬的腳步聲將她驚醒,人都沒看清嘴裡就冒出一連串的推銷:“小郎君,有什麼需要的,上面掛著的成衣都可以看看,如果是需要定製的話,年節前是趕不上了。”
應青煬雖然穿得不想富庶人家,但長相和那挺拔的身姿,還是讓半夢半醒中的小姑娘看出了潛在的商機。
“你這有沒有白色的男式成衣?”應青煬隨口問了一句,眼睛已經在上方掛著的成衣堆裡逡巡。
琳琅滿目的衣飾,基本都是瓊州乃至關外地界的特有服飾,應青煬見過中原地區來的行商,能分辨出一些微妙的不同。
而且瓊州地區的特點就是服飾非常鮮豔,大概是民風熱情淳樸的緣故,服飾也表現出了同樣的特徵。
眼睛只在屋子裡轉了一圈,應青煬便有些失望,這個成衣鋪裡並沒有他想要的款式,甚至連顏色都對不上。
偶爾有幾件青色的,料子帶紗,上邊的刺繡還是青色的梅花,不但讓人覺得不是很保暖,還帶著點輕浮感。
小姑娘手腳十分麻利地拿起杆子,撤下了第一排的衣服,下面淺色系的成衣接連露出來。
“白色的在這邊,咱們這地腳風沙大,一年半載也沒人來買這種顏色的,所以都放起來了,客官看看。”
應青煬一眼就看到了角落裡的哪一件,白色的錦袍,上面浮著亮銀色的刺繡,花樣應該是松竹,長袍加上銀色的腰封,從裁剪到制式看著就不屬於瓊州地界。
怪不得被放在角落裡。
原諒應青煬見識淺薄,他分辨不出那到底是什麼地區的服飾,只是覺得十分風雅,就是文人雅士應該穿的。
“那件。”應青煬指了指,隨後粗略估計了一下尺寸,覺得大差不差,於是便開口詢問:“要多少銀錢?”
小姑娘似乎有些驚訝他會選擇這件衣服,“這是之前從中原行商那裡收來的,成本很高,因為不是瓊州這邊的風格,一直無人問津。”
而且衣服做得有些偏長,尋常男子都穿不合身,會滯銷也是理所當然。
“客官您想要的話,只要成本價就可以帶走。”小姑娘一臉肉痛,好像吃了大虧,嘴裡一點不含糊地報出價格:“只要七兩銀子。”
應青煬聽得心裡一涼。
這個價格多少有些超預算了,如果買了料子帶回村裡,估計整村人的年節新衣都能裁得出來。
應青煬著實有些囊中羞澀,雖說帶了私房錢,但也不至於還沒有貨比三家就急著撒錢。
這鎮上也不是隻有這一家成衣鋪。
“算了。”應青煬說著便一個轉身,“我先去別家看看……”
小姑娘見他要走,竭力用自己三寸不爛之舌盡力挽留,“雖然價格貴了些,但料子真的是極好,樣式也是江南一帶流行的款式,客官您也很中意的對吧!據說江南一帶的文士都穿這種衣服呢!”
“江南”二字一出,應青煬便有些邁不開腿。
片刻後他轉身走回來,語氣硬邦邦地問:“你剛剛說什麼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