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章 繪圖制機尋木匠,創新牙膏家人嘗

劉為順接過圖紙仔細瞧了瞧,心裡盤算著,做完一套大概得花三天時間,這樣算下來,一天能有三十三文錢。要是熟練了,一天半時間做一套應該差不多。要是有兒子幫忙,熟練了或許一天就能做好一套。想到這兒,他不禁笑著說道:“好的,正軒,你要做多少,啥時候來取?”

“先各做十套,可以用的話以後還要很多。”劉正軒毫不猶豫地回答,“可以讓我家劉忠來給您幫忙。”

“有我家正光幫忙就行啦。”劉為順趕忙說道,緊接著又詢問起圖中的一些細節。劉正軒則耐心又細緻地一一進行解釋,一直到劉為順完全弄明白為止。劉正軒先拿出三兩銀子,隨後帶著劉忠回了家。

原本劉正軒是希望劉忠能跟著一起做事,這樣不但速度快,還能相互交流學習,然而劉為順卻不願意,劉正軒無奈,也只好依了他。

回到家中,來福已經做好了幾支鉛筆,劉家的七個孩子每人都拿了一支。劉正軒安排劉忠跟著來福繼續製作鉛筆,自己則走進屋裡,開始用鉛筆畫斜織機圖,同時還畫了燒烤架子圖和鐵籤子尺寸圖。

等他把這些圖紙全都畫完,劉為宗也回到了家。

“爹,跟村長談妥沒?”劉正軒急切地問。

“談妥了,一座後山兩百兩銀子,明天跟村長去縣衙登記造冊辦地契。”劉為宗回答。

“太好了,爹,您明天去朝陽縣城買點做織布機的木材和做木工的工具,我讓劉忠在家也試試做一套,其他的都和劉為順談妥了。”劉正軒興奮地說著,然後把畫好的燒烤架子圖紙遞給父親,接著說,“爹,您明天去朝陽縣城,順便找李鐵匠把這個打出來,我後天去取。”

“這又是什麼?”劉為宗看著圖紙,滿臉疑惑地問。

“等做好您就知道了。”劉正軒臉上露出神秘的笑容,“這鐵籤子做一百個。”劉家人多,以後也會更多。

見兒子不願多講,劉為宗便不再追問,轉身去找他爹劉方亮商量明天蓋房的相關事情。

等到晚飯的時候,來福和劉忠又製作了不少鉛筆,熟練之後,他們的速度明顯快了很多。

晚飯後,幾個孩子又纏著劉正軒要他講故事。這次劉正軒可不幹了。劉正榮和劉正萍又哭又鬧,還不停地撒嬌,死纏爛打。

看時機差不多了,劉正軒說:“要講故事也行,不過我有個條件。”

“什麼條件?”劉正榮和劉正萍異口同聲地問。

劉正軒說:“我講一集故事,你們就用鉛筆把故事寫下來,要我講多少,你們都寫多少,你們可以輪流寫。”

“可以,二哥您就開始講吧。”眾人齊聲回答。

“好的,今天開始給你們講《西廂記》。”劉正軒說,“你們寫本子時按照這個字型寫。”說著拿出寫好的一頁仿宋字給他們看,仿宋字簡單容易掌握。等幾個人學得差不多了,劉正軒便開始不緊不慢地講述起《西廂記》。

《西廂記》是元代的雜劇,一直深受文學愛好者的喜愛。講的是張生與崔鶯鶯在侍女紅娘的幫助下,衝破重重封建禮教的束縛以及現實生活中的艱難險阻,最終修成正果、喜結連理的愛情故事。

西廂記有著很高的藝術成就,它的文辭優美華麗、故事情節曲折動人、情感跌宕起伏、文筆細膩入微、人物刻畫傳神。不過劉正軒不是用元曲的形式,而是用白話文給他們講。他在講述的過程中,劉正榮拿著鉛筆在紙上認真書寫,幾個孩子在旁邊幫忙記憶、提醒和更正。劉正軒看到他們寫得沒錯,就繼續往下講。

一晚上講了四集,幾個孩子輪流著寫,儘管他們還想聽,可幾個人的手都寫酸了。旁邊家裡的其他人也都聽得入迷了。

“你們也都累了,明天再繼續給你們講,都去洗洗睡吧。”劉正軒狡黠地說完,把他們寫的手稿收了起來,說要檢查,然後獨自回屋了。

第二天清晨,劉正軒起床後,發現來福已經趕著馬車帶著劉為宗和村長劉為民去了朝陽縣城。他的爺爺劉方亮和奶奶黃氏也早早去了他家的舊址監督蓋新房的事。

當下沒有小蘇打,前世的牙膏暫時做不了,而且牙膏需要密封儲存,不然很快就會固化結塊。不過好在大晉朝能買到胡椒和薄荷精油。劉正軒把劉忠叫來,讓他先把苦鹽儘量搗碎,好能完全溶於水,接著加入胡椒、薄荷精油,每次只加幾滴,邊加水邊攪拌均勻,等稠度差不多的時候就完成了。

劉正榮和劉正萍一直在旁邊看著,聞到那股清涼的味道,劉正榮好奇地問:“二哥,這又做的啥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