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辰之後撈出晾乾。
等晾乾之後,又放入桐油桶中浸泡,然後再次撈出搭在院子裡晾曬。如此反覆浸泡,目的是讓牛筋的質地更加結實,彈力也更加強勁。桐油則妥善儲存,後續還有很多用處。
緊接著,劉正軒又拿出精心繪製的圖紙,一邊對照圖紙詳細地指點,一邊耐心地教導劉忠製作連弩。劉正軒這次想要打造的連弩,和諸葛連弩稍有不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自從三國時期蜀國滅亡之後,諸葛連弩的製作工藝就已經失傳。他所設計的連弩,鍵槽在上方,中間是連弩的主體部分,後面是帶有弧度的手握式手把。掛弦的槓桿在最下端,其樣子就像前世手壓上膛的氣槍。
操作的時候,槓桿向下按壓,箭倉以及與之相連一體的箭槽也會隨之向後慢慢移動,箭槽後緣的缺刻就會向上抬起,並且能夠自動勾住弩弦。
正常情況下,弩弦橫在箭槽中央,可以有效地阻擋箭倉內的弩箭落入箭槽。然而當弩弦被勾到箭槽後方時,一支弩箭就會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動落入箭槽。此時,只要扣動尾端手把處的扳機,扳機是用硬木製成的,以後可以替換為黃銅或鋼鐵材質,就能夠完成發射動作。
在發射的過程中,箭槽與箭倉緩緩向後運動,弩弦也隨之被向後拉伸,弩幹逐漸彎曲,好像一張準備發射的大弓,蓄積著強大的力量。待到拉至盡頭的時候,箭槽後緣開始慢慢下降,箭槽缺刻下方頂鈕的一部分逐漸露出,與弩臂接觸之後被頂起,緊接著就將弩弦頂出缺刻,弩弦像離弦的箭一樣猛地向前彈出,將箭槽中的弩箭瞬間發射出去。
這個頂鈕是用硬木製成的,一端稍微大一些,這樣精妙的設計,是為了防止其脫落。第一支箭成功發射之後,弩弦又恰到好處地擋住了第二支箭的下落,新的一輪發射迴圈就這樣開始了。
如此反覆,直到箭倉內的三十支弩箭全部發射完畢。而且這箭倉頂端中間還特意留有準星缺口,就算是沒有射擊經驗的普通人,憑藉這個巧妙的設計,也能立刻變成神射手。不僅如此,在未來還有希望新增更先進的瞄準器,以實現更精準的遠端打擊。
在劉正軒的耐心指導下,這獨具匠心的手握式槓桿壓膛連弩終於製作完成。此連弩設計巧妙,一個人就能夠輕鬆操作,壓膛上弦也非常便捷,就算是平常的人使用起來也沒有難度。此刻,只需要等待連弩弦晾乾裝上,就可以大功告成。
快到中午的時候,蓋房子的眾人圍坐在桌前,面對桌上從未見過的肉沫豆腐和豆腐羹,都露出了驚奇的神色,驚歎的聲音接連不斷。大晉朝還沒有豆腐這種東西,劉為宗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所以只是默默地埋頭吃飯,一句話也沒說。
村長劉為民夾起一塊白白滑嫩的豆腐放進嘴裡,仔細品嚐之後,眉開眼笑地問道:“這到底是哪種菜餚?我之前從來沒有品嚐過,就是朝陽縣城的酒樓裡,也沒有見過啊。”
旁邊忙碌的周傳香趕忙回答:“這是二少爺親手製作的豆腐。” 劉為宗聽到這話,心中暗自思考,自己這個兒子帶來的驚喜真是接連不斷。
:()晉世傳奇之雄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