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每個盒子的正面和背面都要刻上兩行詩句。”說著,劉正軒又把寫好的詩句手稿遞給了周木匠,那手稿上用瘦金體工工整整地寫著眾多詩句,每一首都與相應的木盒對應。
劉正軒繼續補充道:“做好刻完字後,要用桐油浸泡一天。每個盒子各先做 100 個。周老闆,您估摸一下,這些得多久能做好?需要多少銀子?”
周木匠稍作思考,回道:“500 個盒子,大概一個月後來取貨。總共四十兩銀子。”
劉正軒豪爽地說道:“給五十兩,周老闆您費心了。”說著,便掏出銀票遞給了周木匠,周木匠滿心歡喜地收下。
忙完這一切,兩人回到自家酒樓。劉正軒抬眼一看,只見二層樓的牆體差不多砌好了。樓梯澆築原理雖說簡單,但支模板的環節卻很麻煩。劉正軒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三個村民忙碌,偶爾出聲糾正指導一下。眾人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忙著。
過了一個多時辰,王三貴駕著馬車前來喊吃飯,他的婆娘已經把午飯做好。眾人紛紛停下手中的活兒,收拾一番,一起前往劉家在朝陽縣城的院子裡吃午飯。
劉正軒早上安排王三貴的婆娘和一個廚娘負責做飯。這兩人將來也會是酒樓的掌勺大廚,這次正好趁機練練手。因為人多,她們做了滿滿八個菜一個湯,有孔雀開屏魚、黃豆燜豬腳、芝麻乾鍋雞、椒鹽炒河蝦、東坡肉、梭魚丸子、盤菜燒回鍋肉、肉沫豆腐,還有一個青菜雞蛋湯。
酒樓還沒開業,村民們倒是先有了口福。面對這些別具風味的美食,眾人吃得那叫一個痛快。一陣狼吞虎嚥之後,桌上的飯菜所剩無幾。這也是村民們願意給劉家做工的原因之一。劉正軒對兩個廚娘的手藝很滿意,覺得能跟前世的廚師相媲美,只是少了前世的辣椒和一些佐料而已。
飯後經過短暫休息,村民們又精神飽滿地趕去酒樓幹活。畢竟東家熱情款待,村民們幹活時自然也積極主動,勁頭十足。劉正軒在工地上仔細地巡視了一圈,見沒什麼要緊事了,就和村長、劉方亮兄弟等人告辭,先離開了。並且把兩個廚娘先帶上,也是為了避免剩下兩輛馬車坐不下。
回村之前,劉正軒讓李在林駕車先去市場,幾人一起下車採購,買了大量的糧食、蔬菜、豬肉。每次買很多肉的時候,免費贈送的豬下水也是個不錯的福利。忙活完,眾人紛紛上車,啟程回村。
到家後,劉正軒先去幾個作坊轉了轉,一切都在正常運作,不需要他操心。接著,劉正軒把劉正榮、劉正萍和劉正紅叫來,把她們記錄的賬本拿過來檢視。只見都是按照他教導的方式做的,計算方面也沒有任何差錯。把賬本還回去後,劉正軒問道:“三位妹妹,自學的教材有沒有需要我指點的地方?”
劉正紅迫不及待地搶著說:“正軒哥,兩本教材都自學完了,沒有任何問題。”劉正榮和劉正萍也紛紛表示沒問題。
平時,染布房染布、兩個木匠幹活的時候,劉正紅都喜歡在旁邊看,就連女廁所的沖水廁所她也追著劉正軒問個不停,對於新奇的事物,她總是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劉正軒欣賞她那愛鑽研的勁兒,於是從懷裡掏出一本寫好的手稿,叫《十萬個為什麼》。交給劉正紅並說道:“有空的時候看看這個。”
劉正紅一看到書名《十萬個為什麼》,就滿心好奇,笑眯眯地收下了。
劉正軒笑著說:“看書要愛惜,以後這書我還有用呢。”
劉正紅連忙笑著回答:“正軒哥,知道了,我一定會好好珍惜的。”
劉正榮和劉正萍見了,也纏著想要看,劉正軒說:“現在書就這一本,你們互相傳著看吧。”兩人這才罷休。
等三人走後,劉正軒繼續他的默寫工作,要寫的教材實在太多了,這種事又沒人能幫他,只能自己抽時間一點一點寫。好在現在家裡很多事都進展順利,也都安排了人管理,不需要他再插手。
寫了一個多時辰,劉正軒覺得心煩意亂。他叫來管家劉勇富,吩咐道:“每天安排人打水,把新房工地上的混凝土都灑水養護養護。”劉勇富領命走了,劉正軒又叫上李在林去村後的工地。
村後的城樓一層圍牆快完工了,支撐預製板的柱子也都砌好了。不過,支撐柱最少要養護七天才能安裝預製板。這樣的話,明天這十人組就沒活兒幹了。
村長劉為民見劉正軒來了,臉上滿是高興,省得他再跑一趟。劉為民笑著說:“正軒,這一層就剩收尾工作了。明天我們幹啥呀?”
劉正軒笑著回答:“村長辛苦了,這裡得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