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到之前何雨柱勇救趙剛、用言語激將法得到自己的聯絡方式,透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李教授已經基本上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
眼前的孩子,有膽量、有智慧,、處事果決,有定力、有耐心、遇事從容。
身有正直之氣,心無貪慾之念!
如果再繼續熬下去,李教授覺得自己跟一個只有五六歲的小孩“較勁兒”有些不符合他的君子風度。
當然,主要的原因是還是他有些熬不過眼前這個小孩了。
不是定力原因而是因為體力!
而何雨柱透過十多分鐘觀察,也得出了一個結論,面前的李教授智慧非凡,城府極深,有學者風範亦有儒將氣度。
既能當學業導師,又能當人生楷模。
如有機會應該和他深交!向他學習!
雙方對彼此的第一印象都不錯,甚至有些惺惺相惜!
雖然他們都認為對方還需要時間進行觀察,但是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在這場交鋒中,沒有失敗者也沒有勝利者,或者說兩個人都是勝利者!
最終還是李教授結束了這種長達十幾分鐘的熬鷹狀態,他晃了晃自己有些痠痛的脖子,輕聲問道:“何小友識文斷字,平時都看什麼書啊??”
“《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金匱要略》、《針灸甲乙經》、《脈經》等等,我是一名中醫,這些書平時都要看的。同時西醫的內科、外科、兒科的書籍也有涉獵,畢竟有句老說的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何雨柱回答的很痛快,沒有絲毫的猶豫,根本不用考慮。
這不禁再次讓李教授刮目相看,一般這個年紀的孩子認識書名上這些字就不容易了,哪能看這麼多書籍?
就算是小時候被稱為神童的李教授在他這年紀,也僅僅是能完整的背下《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對韻》而已,《唐詩三百首》也僅僅能背下一半。
這還不是看書研究,僅僅是在家長的教導下跟著家長背下來,那些書上還有很多字是他不認識的。
而且當時的他也並不完全理解這些書上的內容,有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意思!
而眼前的這位小朋友竟然說他經常看那些華夏傳統醫學的經典著作!
而且還參考西醫的內外兒三科書籍,這簡直不可思議!
要不是自己不會醫學,李教授真想現場考驗一下他何雨柱。
不過這也難不倒李教授,只見他挽起袖管,把小臂平放在了書桌上。
“老朽近感身體不適,還請小友幫忙診治一番。”
對於診病何雨柱自無不可。
其實根本用不著把脈,何雨柱用一個“望”字訣就把李教授的身體健康狀況看的差不多了。
其實李教授的身體沒什麼大毛病,就是最近焦慮、失眠氣、還有飲茶過量引起的輕微氣血不足、心脾兩虛。
聽起來不得了,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大事兒,他是輕微的症狀,用西醫的說法就是低血糖。
不過為了防止漏判,何雨柱還是認真的給李教授把了脈。
這也是中醫為什麼要有望聞問切四種診斷方法相互印證的原因,就是要全面掌控病患的情況,絕不能漏判錯判!
把完脈,除了確認之前的判斷之外,何雨柱又得出一條結論。
用中醫的說法叫做寒溼內阻、肝氣犯胃、飲食積滯。
換算成成西醫的說法那就是胃酸分泌過多!
多半還是是飲茶頻繁過量而引起的。
這一點從李教授茶杯裡一半是茶葉的現象就能看出來。
“李教授您的身體並無大礙,只需要三天內不要喝茶水,咖啡也不行,渴了最好只喝涼白開,注意飲食,即可痊癒。三日之後,可以喝淡茶水,茶葉減半再減半!”
李教授聽到何雨柱開的藥方,內心起了一些疑惑,這也太簡單了,他承認自己這兩三天喝的茶水要比以往濃釅許多,但是也不至於讓身體不舒服吧?
“你也不說說什麼症狀,什麼根由,就控制茶水的飲用就能治病?”
“我怕說出來您會小題大做,都是小毛病,遵醫囑即可痊癒。”
見自己的話並沒有解除李教授的疑惑,何雨柱無奈的說道: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華麗藥方,上醫醫未病!”
“中醫理論中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