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小時候玩過的玩具,因為懷念童年,而且毽子在這個時代也不難做,所以蘇雲輕輕鬆鬆就發明了出來。
“一定,雲哥答應你,無論戰爭勝敗與否,雲哥都平安回來,我們拉勾!”
劉恆伸出了他的小手指頭,兩個人拉完勾蓋好印,劉恆開心的笑了。
劉恆踮起腳尖,朝著雲哥一路遠去的背影揮了揮手,“雲哥,路上小心,一路平安~”
……
左賢王諸部損失並不嚴重,在短暫修整過後又重新捲土重來,逼近定襄郡。
蘇雲回來後,李尚和林義又整合出了5000騎兵,現在,蘇雲手中共有騎兵了,已經有了和左賢王決戰的資本。
,!
可蘇雲現在並不想大規模開戰,因為戰爭一起,死的還是無辜將士和百姓。
離開長安也有半年之久,蘇雲已經給劉盈和呂雉各寫了兩封書信,按照時間,這兩天也該回信回來了。
寫給劉盈的信,就是朋友之間普普通通的對話,他也不敢寫什麼,畢竟這封信會不會經過呂后的手,他也不清楚。
給呂雉的信就是闡明瞭草原的情況,以及接下來的對策。
結合後世以及目前草原的情況,蘇雲發現了一個解決匈奴問題的好方法。
漢化!
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持續對匈奴進行輸出。
在邊境上待久了,蘇雲發現,這些臨近邊境上的匈奴人,大多數都會說漢話,雖然不流利,但是仔細聽還是能聽懂的。
這些百姓的生活方式習俗多多少少都受了漢朝的影響,許多漠南地區的匈奴百姓已經開始種地,逐漸有了漢化的趨勢。
事實證明,婁靜的和親政策是很正確的。
和親畢竟帶去了漢朝的文化和習俗,連匈奴的單于王室都受到了漢朝的影響。
漢朝的增絮和食物在很受匈奴的歡迎,匈奴人愛不釋手,他們漸漸地會對漢朝產生依賴性,將來便會不自覺地成為漢朝的附屬。
而且漠南、河套地區離著漢朝很近,透過不斷的漢化,這些漠南地區的匈奴百姓掠奪的野心便會大大降低,而且極大程度地提高了漢朝的影響力。
到時候,即便漠北地區的匈奴人大舉入侵,對漢朝的威脅也會大大減小。
漠南和河套地區的土地,經過開墾後,還是能夠種植一些農作物的,能夠安穩下來生產,誰願意天天把腦袋別在馬背上去搶掠呢?
雖然目前實施不了,但隨著潛移默化地演變,終有一天可以實現。
歷史上的文帝和景帝時期就是這麼做的,只可惜漢朝這邊出現一個人,徹底打亂了漢文帝的計劃……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漢奸——中行說(通假字,同“悅”)。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歷史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