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3年,蕭何去世。
按照劉邦和蕭何的安排,齊國的丞相曹參回到長安,擔任漢朝的新相國。
未央宮。
自從上次爆發之後,劉盈就再也沒有去長樂宮看過呂后。
小太監也是每天都把奏章先送到呂后那兒,等呂后批完再送到劉盈這邊,而且每次只是送過來,一句話也不說。
呂后已經把持了朝政,劉盈幾乎被架空,長此以往,這大漢江山或許就不姓劉了,改姓呂了。
劉盈決定,要培養自己的黨羽和勢力,一步步剷除呂家的威脅。
他在布上寫上一個個功臣的名字,打算一個個拉攏他們,從而增強自己的勢力。
劉盈用手指下來,第一個名字,便是相國曹參。
——————
劉盈仔細看了最近曹參處理過的政務,覺得特別熟悉。
總感覺處理方式在哪見過……
而且處理的國事也遠不如蕭相國多,劉盈還打聽到,曹參經常領著大家一起出去喝酒,在朝政的處理上並不積極。
劉盈決定將他招來,好好問問到底怎麼回事,順便拉攏一下曹參。
很快,曹參就來到了皇宮。
“臣曹參,拜見陛下。”
“免禮免禮,相國快請坐,這次請相國過來,是有一些事情要問相國。”
曹參剛剛坐下,一聽劉盈說這話,又趕忙起身,“陛下這麼做,可是折煞老臣了,陛下有問題,臣一定知無不言。”
劉盈趕忙走下臺階,扶起了曹參。
他雖然是皇帝,但是在曹參面前可不敢擺架子,這位可是僅次於蕭何的開國功臣,在楚漢戰爭中屢立功勳,食邑萬戶,如今是真真正正的開國老臣。
劉盈走到皇位上,翻著曹參處理過的奏章問道:“曹相國,您既然是相國,就應該負起責任來,為何每天不理政事,只顧喝酒玩樂啊?”
曹參是聰明人,已經大概知道了劉盈的意思,短暫組織語言後,曹參反問了劉盈一個問題:
“恕臣斗膽,問陛下一個問題,陛下認為,在治國和處理朝政方面,陛下可比得上太祖高皇帝嗎?”
劉盈很實誠,“自然是不能的,我比父皇差遠了。”
曹參又問:“那以陛下看來,我和蕭相國比,誰能力更強呢?”
劉盈輕蔑的笑了笑,“依我看來,您也是比不上蕭相國的。”
曹參捋了捋鬍子,說出了那句經典的名言:
“陛下不如先帝,臣不如蕭相國,他們在治國方面都是優秀的,他們已經制定好了政策和路線,我們只需要按照他們制定的走下去,則可以保大漢朝廷不倒。”
劉盈聽完他說的,也明白了他的意思,甩甩手讓他退下了。
其實這也是曹參的明哲保身之計,呂家掌權曹參已經看出來了,他之所以遵循蕭何時期的政策,也是為了避禍。
況且曹參年紀大了,沒有了年輕時候的衝勁,在看清了蕭何自汙的本意後,為了避免自己晚節不保,他也確實不適合大動干戈了。
漢初奉行的“無為而治”並不是不作為,而是順其自然,在作為的基礎上享受過程自己的變化。
曹參確實該做的都做了,沒有落下一點政務,但也確實沒有上進心,幾乎遵循了蕭何留下來的老一套。
因此,曹參這麼說,這麼做也不是沒有道理,劉盈還真的無法反駁。
……
代郡。
蘇雲接過了詔書,這詔書字裡行間都是對他滿滿的信任,可給蘇雲誇爽了。
也不枉自己給老劉家做了十多年的牛馬。
“雲哥,恭喜你啊,現在可是大將軍了!”劉恆說完,將代國兵符交到蘇雲手上,“這是代國的兵符,有了這個你就可以隨便操控代國的軍隊了,放心的去草原上馳騁吧,我們代國上下會盡全力給你後勤支援的!”
這說得蘇雲一陣感動,這種被無條件信任的感覺,太爽了!
“放心吧,我肯定打一些漂亮的大勝仗回來,說不定就徹底解決了左賢王,讓你代國的邊境上,再也沒有戰爭了呢!”
聽完這話的劉恆並沒有太多的欣喜,只是緊緊握住了蘇雲的雙手。
“雲哥,戰爭勝不勝利無所謂,你一定要平安歸來啊!
我從來沒有上過戰場,可我知道戰場的兇險,我還等著你平安回來,一起去踢毽子呢!”
毽子是蘇雲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