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府。
第二天,包拯升堂問案,提審包勉。
心裡雖已把此案列為懸案,但該走的程式還是得走。
不然沒法和朝廷交代,更沒法堵天下悠悠眾口。
龐太師和文彥博陪審,坐在包拯左右。
啪!
驚堂木響起。
“傳包勉上堂!”
“威……武……”
須臾,衙役將包勉押赴到堂。
“下官參見三位大人!”包勉拱手行禮。
“包勉,經本府多方調查,你的案子查無實據,此案暫列為懸案,本府將你無罪釋放。”
“然而,此案種種跡象均指向於你,眼下雖無法證明你有罪,卻不代表你已擺脫嫌疑。”
“開封府會繼續調查此案,在真相未明之前,本府革除以一切官職,取消你一切俸祿,留在京城,接受本府的監管。”
“沒有本府命令,不得擅自離開。”
“你可心服?”
“多謝包大人!”包勉很是冷靜,似乎對這個結果並沒有感到任何的意外。
他太瞭解自家三叔,在無證據情況下,絕不會冤枉任何人。
哪怕是冒著被人懷疑的風險,也會毫不猶豫地站在國法這一邊。
這才是包勉的底氣所在。
“什麼?”
聽到判決,龐太師怒了,老臉一下子陰沉下來。
“好你個包拯,竟敢公然徇私!”
他還等著看包拯是怎麼對付自己的親侄兒,看他的笑話,沒想他卻這麼草率判決,將包勉無罪釋放了。
這不是公然的包庇又是什麼?
當他這個太師不存在,坐在這裡當擺設的嗎?
包拯喜怒不形於色,暗暗好笑,好整以暇道:“龐太師,本府依法裁決,何來徇私?”
“你開封府顧及親情,推諉怠慢,不認真調查,有意偏袒包勉,這不是徇私舞弊是什麼?”
“平日裡,你不是自詡為神探,聲稱世上沒有你破解不了的案件。”
“如今事關自家侄兒,你的能力怎麼就不靈了?”
龐籍對包拯之恨,由來已久。
包拯在廬州唸書的時候,就曾破獲遼國間諜一案,徹底粉碎了龐太師篡位的計劃。
是以,心裡一直想除掉包拯這個絆腳石。
只是想不到,後來劉太后對包拯也起了愛才之心,一路提拔重用,讓他一次次失去機會。
後狸貓換太子一案告破,劉太后殯天,小皇帝親政,削了他的兵權。
要不是劉太后臨死前保他,更見自己是國丈,估計早就被小皇帝給殺了。
如今,包拯權勢滔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龐太師更是無能為力,唯一能對付包拯的希望,就是包拯主動露出把柄。
想不到,包勉會犯事。
這對龐太師來說,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就算殺不了包拯,也要讓他身敗名裂。
“太師不用給本府戴高帽,‘神探’之名,本府可擔待不起。”
“此案原本已經大理寺定案,是太師在皇上面前,請求讓此案移交開封府。”
“如今本府查無實證,太師卻又說本府徇私。”
“倘若太師覺得本府斷案不明,大可向朝廷上奏,自己去調查此案,又何必拐彎抹角。”
“放心,老夫會滿足你的。哼!”
說罷,龐太師一甩手,怒氣衝衝離開公堂,直奔皇宮而去。
“退堂!”
包拯沒理會龐籍,退了堂。
讓包興找了一件新衣服給包勉換上,叔侄二人到花廳裡相見。
“侄兒多謝三叔!”
“我只是依法行事,你也不用謝我。”
包勉笑笑:“話雖如此,若非三叔秉公執法,小侄現在只怕尚關押在大牢裡受罪。”
“好了,先不說這些。你快先去見見嫂娘,我也得進宮將此案向皇上稟報。”
“是,那小侄就先告退!”
包勉去了駙馬府見母親。
包拯也坐了轎,趕往皇宮面聖。
此時,御書房裡,龐太師正在皇上面前參奏包拯。
趙楨得知經過,也頗感意外,但要說包拯徇私枉法,有意偏袒自己侄子不認真調查,他壓根不信。
畢竟,大理寺也沒調查出結果來。
說包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