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看雙方爭執不下,趙楨也沒了主意,說道:“兩位愛卿均言之有理,容朕好好想想。退朝!”
趙楨既沒有同意范仲淹和包拯的變法,也沒有同意呂夷簡發行交子。
若任由雙方爭執下去,勢必越演越烈,難以收場。
所以趙楨直接以和稀泥的方式,結束了朝會。
散朝後,趙楨便以賞花的名義,將包拯當都宣到御花園。
“包卿,發行交子的後果當真有那麼可怕?”
趙楨的內心裡,其實也是想發行交子的。
因為相比變革而言,發行交子是充盈國庫最好的辦法,委實能解決朝廷眼下的燃眉之急。
且又不侵害士大夫的利益,不用折騰。
“是的,陛下!”
“治理國家經濟,乃一門極為高深的學問。”
“哦……?”
趙楨凝眉,顯得尤為好奇,“朕倒想聽聽卿的高見。”
一直以來,趙楨都沒有低估包拯的能力。
不僅因其剛正不阿,更讓趙楨側目的是其治國之才。
無論是權知定遠縣、定州,還是如今權知開封府,均取得卓越成績。
而其治理方式,有別於其他朝臣。
有的策略,朝廷甚至聞所未聞。
看似南轅北轍,可結果卻往往能事半功倍,成效良好。
最讓趙楨刮目相看的,還是在楚州施行的“以工代賑”之法。
僅僅半年時間,便讓乾旱將近三年之久的楚州煥然一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但災民渡過了難關,生產也已漸漸恢復。
這一策略,直接為其他災區樹立了救災的模板。
趙楨直接讓史官記於史冊。
自此,趙楨對包拯更是器重有加,從不懷疑他的治國理念,更是放手讓他治理開封府。
“陛下,這並不難理解。”
“朝廷貨幣發行超量,流通到市場,百姓原先手中的錢便不值錢了。”
“一個國家,生產總量不變,錢變多了,物價自然上漲。”
“朝廷的貨幣發行得越多,錢就越不值錢。”
“屆時百姓手裡的錢,只怕連一斗米都買不起,溫飽無法解決,還如何搞生產?”
“百姓不生產,就無法為朝廷繳納稅收,國家經濟無疑會陷入一個死迴圈。”
“那麼,大宋離滅亡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