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的錢流通起來。”
“同時,開展娛樂活動,還能增加災民就業,帶動其他行業發展。”
此時,範統和馮文斌才恍然大悟一般,滿是讚歎。
他們現在才知道,包拯年紀輕輕便一路扶搖直上,不是沒有原因,而是實力所在。
兩人心想,要是朝廷早點派包大人來楚州的話,楚州早就渡過難關了,也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實在是相見恨晚啊!
慨嘆了一陣後,馮文斌又問道:“包大人,下官還有一事請教。”
“馮通判但說無妨。”包拯微微一笑。
“楚州連年乾旱,百姓食不果腹,然而楚州的糧商卻是趁機哄抬物價,囤積居奇,大發國難財,還望大人賜一良策對付這些個奸商。”
聽到這裡,範統,公孫策和展昭也是豎著耳朵。
他們自然也想知道,這個難題又該如何破解?
“這也不難,只需抬高物價即可!”包拯不緊不慢地吐出幾個字。
啊——?
抬高物價?
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幾人都異口同聲地驚撥出來,瞪大眼珠,以為自己聽錯了。
這不是火上澆油、雪上加霜嗎?
災荒之年,物價本就居高不下,百姓無力購買。
不控制物價也就罷了,居然還要抬高。
關鍵,這話竟然出自青天包大人之口。
簡直離譜。
不過幾人都知道,包拯語出驚人也不是頭一回了。
方才的那些個措施,哪一個不是違背常理,想必他這麼說,必然有更高明更獨到的見解。
所以,幾人雖然震驚,但都沒有出聲質疑,而是耐心聽包拯解釋其中原委。
“範知州,如今楚州的糧價是多少?”包拯問對範統道。
“回包大人,昨日的大米價格是一百五十文錢一斗。”
包拯道:“那災民可買得起?”
範統道:“包大人說笑,沒有發生旱災之前,楚州的米價,不過兩三文錢一斗,如今整整翻了五十倍的價格,災民豈能消費得起。”
“唔!”
包拯點了點頭,解釋道:
“既然災民買不起,那抬高價格,對災民來說又有何影響,和災民其實已經毫無關係。”
“然,官府若是命令糧商抬高價格出售,訊息一旦散播出去,會怎麼樣?”
範統搖搖頭,一臉茫然, 還是無法理解其中的邏輯。
展昭、公孫策和馮文斌卻已明悟。
公孫策眼睛一亮:“若繼續抬高價格,便能吸引其他州郡的糧商。”
“待到楚州的糧食充足之後,糧食的價格便會自動下跌。”
“大人,不知學生分析的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