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公主不是那麼好娶的。
不知她在出什麼么蛾子。
“什麼難關?”
“駙馬爺別擔心,不過是三道題,盡在這執箋上。”
隨即將三張花箋遞給包拯。
丫鬟道:“三試俱中,方可進房。”
包拯哭笑不得,這不是誠心為難人,想給他下馬威麼?
看來,公主是想用這種方式來樹立威信,以後想要當家做主,做個妻管嚴。
明白這點,包拯便指著院裡的桌子問道:“三個杯又是什麼意思?”
丫鬟解釋,金盃裡盛的是美酒,銀盃裡盛的是茶,瓷杯裡盛的是白水。
三題俱答對,金盃內美酒三杯,請入洞房。
答對兩道,賜銀盃內清茶解渴,來日再試。
只對一道,瓷杯內淡水一杯,罰在外廂讀書三個月。
一對沒答上,一年不得入洞房。
靠!
玩得也太絕了吧?
眼前的場景,包拯有種似曾相識之感,但一時間卻又想不起來在哪本書上看過。
大宋文人,最喜歡的就是詩詞歌賦,文字遊戲。
果然,開啟第一張花箋,上面是一首絕句,要猜四個古人名。
【強爺勝祖有施為,鑿壁偷光夜讀書】
【縫線途中常憶母,老翁終日倚門閭】
包拯雖不擅長詩詞歌賦,但文字猜謎的遊戲倒也難不倒他。
略一思索,便有了答案。
隨即磨了墨,寫下四個人名——孫權、孔明、子思、太公望。
將花箋遞給丫鬟。
丫鬟開門進去片刻,又返回來:“恭喜駙馬答對一題。”
包拯此時已拆開第二道題,是個上聯。
【閉門推出窗前月】
看似簡單,卻出得極妙,包拯思索了半天都沒下聯。
對了幾句,總覺差了些,若給公主看,反倒讓公主笑話。
他左思右想,在院子裡圍著池塘來回踱步,始終想不出下簾。
就在這時,忽然一陣微風拂過,院子裡一棵棗樹隨風搖曳,成熟的棗子撲通一聲落在了池塘裡。
激起的水花恰巧濺在包拯臉上。
包拯目光看向水面,水面頓時泛起陣陣漣漪。
水底天空的倒影宛如被刺破。
“嘿嘿,有了。”
包拯靈機一動,旋即想到了下聯。
連忙迴轉過身,拿起筆,蘸了墨,在花箋上寫下:
【落棗刺破水底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