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對你如何?”劉娥忽然問道。
“母后對兒臣很好,猶如親生,一直對兒臣諄諄教誨,恩大於天。”
“有你這句話,哀家的苦心也算沒有白費。”
劉娥悠悠長嘆了口氣,心裡感到十分欣慰。
她一直在考驗皇上。
很顯然,結果還算滿意。
雖然皇上表現得懦弱了些,卻仁孝有餘,這是大宋朝所需要的君王。
劉娥相信,只要皇上能將“仁孝”二字貫徹下去,必定能成為一個人人愛戴的好皇帝,大宋國力也必定會蒸蒸日上。
“哀家累了!皇上,從今天起,撤去垂簾,大宋社稷的重任就交給皇上了。”
“母后——”
趙楨眼睛一亮,又喜又悲,又驚又恐。
他一心想親政,想獨自批閱奏摺,獨自處理國家大事。
現在終於盼來了這一天,卻來得那麼突然,心裡反而一下子適應不過來。
瞧著太后現在這副神態,他忽覺有一副無形的重擔壓在了自己的肩頭,說不出話來。
“皇上,把李宸妃接到皇宮吧!”
“她漂泊在外這麼多年,苦也吃夠了,是時候還她一個名分,安享晚年,這也算是哀家對她最後的補償。”
“謝母后!”
趙禎哭拜於地,感激涕零。
“至於郭槐,她伺候哀家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還望皇上饒他一命,放他回鄉吧!”
說罷,劉娥當場氣絕身亡。
一代賢后就此隕落!
“母后——”
皇上看著氣絕的母后,傷心欲絕。
隨即傳下三道旨意。
其一:大葬太后,封章獻明肅皇后,文武百官,免朝三日,祭拜太后。
其二:迎接皇娘,匡扶正宮。
其三:親政理朝,大赦天下。
……
太后死訊傳出,朝野轟動,百官痛苦不已。
雖然劉太后專權,然在她治理之下,大宋國力蒸蒸日上,遼國十幾年不敢南下牧馬,功彪史冊。
唯一的人生汙點,便是狸貓換太子,陷害皇上生母李宸妃。
可相比她的功勞來,這點汙點算不得什麼,不足磨滅其功勞。
安葬了劉娥之後,趙禎親自擺駕南清宮,迎接生母李宸妃。
不想,李宸妃因皇上沒有問劉太后之罪心懷怨懟,放出話來,說皇上雖然認她,但她身為國母,冤屈未申,名不正言不順,要皇上去開封府,斷明冤屈,方肯回宮。
皇上無奈,又只得擺駕開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