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汴梁。春去秋來。
開封府一切如初,無非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開封府的推官、判官,以及主事公孫策就解決了。
包拯這段時間很少參與開封府的治理工作,更多的是參加朝政,處理國家大事。
開封府沒什麼大事,不過朝堂上的事倒是不少。
當初皇上親政的時候,將劉太后的擁躉全都貶謫出朝堂,重新任用了一批忠於他的大臣。
而當時因為聽信了張皇后的一句話,將首相呂夷簡也外放。
後趙禎多方調查之後,才知道誤會了呂夷簡,便又重新將他召回來。
呂夷簡一直對張皇后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不想這天,卻聽到了一個天大的訊息。
張皇后竟然打了皇上一耳光,還抓傷了皇上。
原因是皇上最近寵幸楊美人和龐貴妃,招來張皇后的嫉妒,每天都揹著皇上欺負兩位嬪妃。
這天恰巧被趙禎撞見,趙禎上前去護持兩位嬪妃。
張皇后卻不依不饒,當著皇上的面毆打兩位貴妃,不小心打到了皇上。
其實皇上並不喜歡張皇后,當初想立李貴妃為後。
可劉太后不允,遂立了張皇后。
趙禎雖然天性仁慈,可面對這麼一個嫉妒心極重的皇后,心裡便有了廢后的意思。
可廢立皇后是大事,別說是大宋朝,從古至今,都極少有廢后的先例。
畢竟皇后乃是一國之母,為天下婦女的典範。
貿然廢立,影響巨大。
趙禎唯恐百官反對,遂暗中召呂夷簡商議。
這剛好合了呂夷簡的心意,自然是一力贊成廢后。
皇上遂廢張皇后,趕出皇宮,使出家為尼,立開國大將曹彬之孫女曹妃為後。
曹皇后家教良好,賢德淑良,皇上甚是寵愛。
曹氏一門,再度顯赫。
曹皇后的兄長和弟弟均加官晉爵,封為國公。
皇后之兄曹侑性格耿直,為皇上器重。
只是皇后之弟曹卞卻是個紈絝子弟,欺男霸世,常強搶民女,但凡見了漂亮女子,勢必擄掠到府,百姓見之猶如餓鬼。
奈何他地位顯赫,乃是當朝國舅爺,又是大將曹彬的孫子,朝中勳貴,誰敢告他?
這天,包拯參加朝會回覆。
便見公孫策來報,有一婦女前往開封府申冤,奈何對方身世顯赫,開封府官員都不敢替她做主。
“哦?”包拯神色一凝,“她狀告何人?”
“當朝國舅爺,曹國舅!”公孫策一字一頓。
曹國舅?
包拯心裡更是一怔,怎敢聽起來這麼耳熟呢。
這不是八仙之一的名號?
“哪個曹國舅?”
“便是當今曹皇后之弟曹卞,平日裡強搶民女,欺男霸世,仗著身世顯赫,胡作非為,刑部、大理寺均不敢招惹。”
“如今那伸冤的女子,便是被他強行擄掠,玷汙清白,好不容易逃脫出來,途中又遇大國舅曹侑,誤以為是大人您,向前申訴。”
“大國舅聞聽是自家弟弟所為,唯恐敗壞了家風,又將她抓回府邸,毒打一頓,命人扔進水井之中。”
“也是她命不該絕,井中無水,遂得以逃出生天,前來開封府鳴冤。”
包拯聽罷,啪的一聲,當場將面前的桌子拍得粉碎。
怒從胸懷中起,惡向膽邊生。
公孫策也被包拯這一幕嚇得心中膽寒。
不敢相信,包拯的修為如此之高。
“好一個曹國舅!”
包拯一臉的戲謔和鄙夷。
還以為,身為民間百姓愛戴經驗的八仙,應該是個愛民如子的好人,不想卻也是徒有虛名。
作為穿越者,他曾經也只是個普通人,最清楚底層百姓的不容易了。
生活本來就艱難,為了碎銀幾兩,風裡來雨裡去。
卻還要忍受權貴們的欺壓。
若是正義不來,百姓根本沒有活路。
“大人,滿朝文武,恐怕唯有大人才能替她伸冤,法辦兩位國舅爺,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無需公孫先生叮囑,此乃本府義不容辭之事。”
聽到這裡,公孫策懸著的心落定了。
他最擔心的就是,包拯現在成了權貴,就忘記了初衷,把百姓拋諸腦後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