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家的謀劃和思想。
太后都這般說了,郭槐也奈何不得,只得先派人暗中監視包拯。
得知包拯家裡突然多了一位老母親,還在從楚州回來的路上帶回來的,郭槐立刻就警覺起來。
他的老母親出現得也太不合常理了。
包拯的老家乃是廬州,又怎麼會從楚州帶到汴梁來。
郭槐不敢有絲毫大意,即刻派人快馬加鞭趕去瀘州包拯老家調查。
得到包拯的父母早已雙亡,家裡只有一個嫂嫂,包拯自稱嫂娘,郭槐都驚呆了。
“訊息是否準確?”郭槐詢問探子。
“千真萬確!”
“包拯父母早亡,是由大嫂撫養長大成人,長嫂如今在老家,並未接到汴梁。”
郭槐這一驚非同小可,立時預感到大事不妙,趕忙稟報太后。
劉娥聽後,眉頭也是緊皺起來,心裡難免疑惑和惴惴不安。
於是讓郭槐親自去一趟包府,代表她去慰問包母。
郭槐領命,挑選了一株千年人參,徑直到包府來。
此時,包拯、展昭等人都在衙門,根本不知此事。
府裡除了包興和婉兒外,就是幾個丫鬟和下人。
一聽是太后派來的總管太監前來慰問老夫人,哪裡敢阻攔,告知老夫人在後院賞花。
郭槐見狀大喜,徑直到後院來。
果然見一老婦在池塘邊餵魚,怔怔出神,沒有留意到自己到來,郭槐遂假咳了一聲:“老夫人!”
李宸妃在後宮多年,豈能不知郭槐的聲音。
雖時隔多年,卻是記憶猶新,一聽到聲響,心中頓時一驚,本能地回頭來看,心中頓時一驚。
不過多年過去,李宸妃早年老色衰,又生活在鄉野之間飽受風吹日曬,容貌變化極大。
郭槐第一眼沒瞧出什麼來。
凝神細看,才依稀感到似曾相識。
和當年的李宸妃有那麼一絲彷彿,尤其是她的眼神……
實在是太像了,郭槐不懷疑都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