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妃的疑心更重,遂向先皇進讒言,說哀家誕下妖孽,乃不祥之人,下令賜死哀家,並又暗中命郭槐放火燒燬冷宮。”
當下,李宸妃將太監餘忠如何殉情替死,以及秦鳳如何將她救出宮外,她又如何流落到此地的經過一一說了一遍。
包拯聽後,心中湧起一陣感慨與同情。
他當然清楚後宮爭鬥的殘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到處是爾虞我詐,勾心鬥角。
為了權力,連親爹都可能成為犧牲品,更不用說兩個情同姐妹的嬪妃了。
以劉太后的政治手腕和野心之重,李宸妃能夠存活下來,簡直是一個奇蹟。
“包卿,你現在相信哀家的身份了麼?”
“臣包拯拜見娘娘!”
包拯經過短暫的沉思,隨即俯首跪拜。
公孫策與展昭目睹此情此景,亦迅速跟隨,恭敬地跪下致意。
“包卿,快快請起!”
李宸妃的臉上綻放出難以抑制的喜悅,彷彿久違的陽光穿透了陰霾。
她為了這一刻的到來,已經默默守候了二十多個春秋。
如今終於撥雲見日,看到希望的曙光,天際一片明朗。
只要包拯願意接受案件,堅信不久的將來,她的冤屈便能得以昭雪。
“包卿,你是否仍願為哀家伸張正義?”
聞言,包拯也陷入了猶豫。
狸貓換太子的案件,牽涉之深,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
案件的焦點落在了龐太師和劉太后身上。
稍有不慎,小命不保。
李宸妃的冤情,本質上不過是後宮中嬪妃間權力的爭鬥。
劉太后執掌大宋多年,為國家立下了顯赫的功績。
至少在包拯的心中,他對劉太后的政治成就表示認可,並對她懷有一定程度的敬意。
坦白說,誰執掌大宋的朝政,對包拯來說並不重要。
他所關心的是,執政者能否引領國家走向繁榮昌盛。
即便劉娥成為第二個武則天,他也不會反對。
然而,如果是為了李宸妃伸張正義,未來的發展將難以預料。
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大宋朝政陷入混亂,給遼國留下可乘之機。
這顯然不是包拯所希望看到的。
目前大宋的穩定狀態對他來說是可以接受的。
【任務觸發:為李宸妃伸冤,揭露二十五年前的宮闈真相。完成任務,可獲得5000青天功德!】
就在這緊要關頭,腦海中突然響起了系統提示音。
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系統,你是在開玩笑嗎?
包拯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
但話說回來,5000功德的獎勵確實太誘人了。
“有何不敢?”
再三思量後,包拯選擇接受這個艱鉅任務。
只要誘惑足夠大,冒點風險也是值得的。
當然,除了功德點外,包拯還有其他的考量。
按照宋史的記載,劉太后在今年就會病逝。
後宮另立新主。
包拯必須得為自己今後打算。
若是能讓皇上和母親相認,李宸妃成為太后,對包拯來說,這是一件莫大的功勞,以後的權力和地位就穩了。
說白了,這就是一場豪賭。
人生不就是如此,一直是在賭。
倒不是包拯真的一心想當一個權臣。
而是,在封建王朝,想要做一個好官,如果沒有得到執政者的支援,一切都是天方夜譚。
這才是包拯內心真正所想!
即便知道是李宸妃和劉太后是權力鬥爭,但這次包拯也不得不捲入這場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