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7年11月,李傑的5年總統任期快要屆滿了,達科達政府宣佈正式實行總統選舉。
到了年底,儘管李傑力薦聖馬丁為總統,儘管去年李傑被嘲笑用黃金換石頭,拉低了智商,他仍然毫無懸念的當選達科達合眾國第二屆總統。聖馬丁當選為副總統。
達科達合眾國終於有了像樣的政府機構。
但是李傑高興不起來,按照抄襲麥力哥的憲法,他再擔任最後一次總統就得下臺了,而這個新生國家的未來發展還有好多不確定性。
按照他內心的想法,他其實想讓聖馬丁擔任一屆總統,自己擔任總理,仍然主掌這個國家的航向。
等聖馬丁結束總統任期後,許多國內、國外矛盾充分暴露後,自己再任一屆總統,幫助把這些矛盾一一消除,這樣國家會更加穩固一些。
可是事與願違,達科達合眾國的公民對他的崇拜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占人口絕對優勢的華人百分百地支援他,占人口第二多的印第安人支援他,佔白人半壁江山的昔班尼人也支援他。
他只好在人事佈局上下了一番苦心。
柯林頓被任命政府總理兼外交部長,湯鵬為政府副總理,布朗為貿易部長,龔橙為外交次長,李約翰為貿易次長,姚瑩被任命為戰爭部長,黃飛鴻為戰爭次長,另一個布朗牧師擔任教育部長,年僅20歲的光照擔任教育次長……
這實際是一個次長內閣。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總統這在有意識地培養少壯派,培養國家未來的接班人。
至於魏源、張際亮、何慶元、羅納爾多、布魯斯、馬布裡、劉易斯、一餅,年紀已經有些大了,或者思想和知識都跟不上形勢。
李傑打算把他們放在省長、市長或駐外使節的位置上再幹幾年,就讓他們養老去的。
1847年底,由於達科達政府的暗中支援,麥力哥雖然佔領了麥西哥的都城,但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
兩墨戰爭仍然處於膠著狀態,麥力哥根本無法從戰爭泥潭中抽身,更別提收拾達科達。
為了將戰爭進行下去,麥力哥政府前後發行了超過1億麥元的國債,超過原計劃的百分之五十。麥力哥陸軍人員損失也超過2萬,佔作戰部隊的三分之一。
李傑本來不想支援腐敗不堪的麥西哥政府,但又見不得麥力哥人的牛逼哄哄。
他不光賣給麥西哥步槍和手槍,還暗地裡以鋪路石克虜伯貿易公司的名義,賣給麥西哥一些即將過時的滑膛炮。
這些大炮都是李傑用20萬麥元和克虜伯打包換來的,比麥力哥現在笨重老舊的青銅大炮要先進得多。
麥西哥現在也是打得山窮水盡,無力再從達科達這裡購買武器,窮得連褲子都沒得穿了,只好拿土地換武器。
最終,李傑拿到了整個紅河也就科羅拉河流域的幾乎整個大大家州地區,包括後世的加州和亞利州。
李傑暫時沒有時間打理這些窮鄉僻壤,只是把岩石山按照華夏的習慣改稱太行山,設立了一個大大的太行山生態保護區。
劉易斯帶了一千戶人家和一個連的民兵住在那裡,就算是達科達的正式領土了。
1848年底,麥力哥緊急追加的3000萬麥元預算又打完了,再打下去,就得拿褲衩當軍旗了,士兵們已經沒有了前進的動力。
麥西哥雖然將麥力哥軍隊逐出了都城,但是海岸線長期被麥力哥海軍封鎖得死死的,後方又有些地方軍閥造反。
兩家都打不動了。
在達科達和陰國的共同調停之下,二麥簽訂了停戰協議。
麥西哥表示尊重得個薩斯的決定,麥力哥從麥西哥撤軍,並吐出已經吃下去的新麥西哥地區。
這時大家才發現,達科達才是這場戰爭的最大贏家,從麥西哥那裡得到幾乎整個科羅拉河流域,向東也不知不覺地擴張到密蘇河下游——那裡可是發爛西當初賣給麥力哥的露易斯安那的一部分!
就連一向看不起達科達的陰國人也對達科達嫉妒萬分,眼睛越來越紅。
在李傑的帶領下,達科達合眾國又鑽了麥力哥的一個空子。
但是,麥力哥精英階層眼睛開始冒火,他們都記下了李傑,這個讓他們恨之入骨的黃種人的名字。
此後,無論它的總統和國務卿如何走馬燈,都把李傑和他的達科達政府當成首要敵人。
二麥戰爭結束後,陰國政府獲悉了又一個爆炸性的訊息:
李傑在巨鼠洲採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