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章 《尚書》答問

庾於陵驚道:“老師?!您怎麼了?”

劉昭直接站了起來:“快,快請他進來!”語氣甚是焦急。

“老師......”

“還是我自己去迎他!”劉昭不管不顧地快步向外走,臨出門時才想起謝星涵還在屋中。

“老師,您......認識他嗎?”

庾於陵不知道自己的老師為什麼會如此失態,懷疑這個琅琊王氏和老師有什麼淵源。

劉昭強行穩住情緒,向庾於陵道:“你去把他請到這兒來,切不可怠慢!”

庾於陵帶著滿腹的疑問,領命而退。

“他們請了誰來?”謝星涵從屏風後轉出。

“不知道。但......如果他真能答出這些問題,劉昭願以師禮待之!”劉昭捧著信,激動說道。

謝星涵聞此大驚!

近幾日王館學總找人上門借“論學”的名義向劉昭發難,劉昭從來都是應對自如,可今天竟然說出這樣的話!

“世伯當心,這可能是王館學的陰謀!如果您主動認輸,那柳惔就更找到了罷黜郡學的理由!”

劉昭心中咯噔一聲,他只顧著學問,卻差點忘了現在是郡學生死存亡的關口。

“不要見他。找個理由叫人打發了他。”謝星涵建議道。

劉昭思考片刻,沉聲說道:

“不可。學問千秋之事,豈能自欺欺人?若此人當真能以《尚書》教我,我自當俯首!再說,如果他真能為我解這幾個學問中的大惑,那是我生平之幸事!”

謝星涵見劉昭一副欣喜若狂的模樣,便知道這位世伯的學究呆氣又犯了。為難之際,又覺好奇,看向劉昭拿著的信紙,目光掃到墨字,突然覺得字跡有些熟悉,正待細看時,門外腳步聲已近,便趕忙躲回屏風後。

“老師,王公子到了。”庾於陵帶王揚進門。

“劉先生。”王揚對著劉昭一揖。

劉昭一怔,他怎麼也沒想到來人居然如此年輕?!

謝星涵也是一怔,這聲音聽起來怎麼有點耳熟?

“這......這是你寫的?”劉昭舉著信,難以置信地看向王揚。

“是。”

“這些問題你都能答?”

“能答。”

劉昭有些愣神,呆呆地看了王揚幾眼,這才想起讓座:“請坐請坐。”

王揚剛入座,劉昭就忙不迭地問道:“‘欽明文思安安’,你說《孔傳》解的不對,那‘安安’何解?”

王揚道:“《尚書考靈耀》雲:‘放勳欽明文思晏晏’。鄭玄注:‘寬容覆載謂之晏。’《爾雅》雲:‘晏晏,溫和也。’《古今人物表》中‘安孺子’亦作‘晏孺子’,是古者‘晏’、‘安’義相通之證,故《釋名》雲:安,晏也——”

“等等等等!稍等一下!”劉昭打斷王揚,小跑到書架前,抽出一卷書來,快速得翻檢起來。

此時藏在屏風後面的謝星涵也想去翻找,只不過她想找的不是書,而是信。她想再確認一下字跡,這時才發現自己一氣之下,竟把那信落在了別駕府!

劉昭邊翻書邊點頭,然後看向王揚道:“不好意思,您接著說。”然後突然想起什麼,叫道:“於陵!叫人上茶果。”

“茶果”即現代所謂的“茶點”,當時佐茶多以瓜果而非點心。

庾於陵著急回來聽下文,趕忙快步出去安排。

王揚續道:“‘安安’本是疊詞,若‘小心翼翼’、‘天網恢恢’,皆此類。詞義同於‘晏晏’,‘欽明文思安安’意思就是其欽明文思皆本於自然,非勉強得之。《孔傳》說此為‘安天下之當安’,實在牽強。”

“解得好,解得好!”劉昭滿面紅光,對著信紙,連贊兩聲,然後繼續問道:

“《皋陶謨》雲‘蒸民乃粒’,鄭註釋‘粒’為“米”,您斥為‘不辭’,何謂也?”

此時庾於陵已帶著兩個僕人進門,在王揚面前桌案上擺上茶具水果。又親手倒茶,恭敬地端給王揚。

王揚接過茶,謝了一聲,答道:

“蒸民乃米,不成句子。若引申‘粒’為‘食粒’之意,則無此用法。《尚書·王制》雲:‘西方曰戎,被髮表皮,有不粒食者矣。’改成‘有不粒者矣’,可乎?”

劉昭雙眼放光,忙問道:“那‘粒’字應該做何解呢?”

謝星涵也不自覺地傾身向前,等待回答。

“‘粒’乃假借《周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