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屬”立即變成了阿母說的話,意思是阿母告訴兒子:東宮在選官佐,按照家資門蔭,你可以應選。這相當於把本來已經脫韁的馬,又給拉了回來。
柳憕感受著坐中稱讚的目光,看著桌案上紅、白、藍三朵鮮花,只覺生活終於回到了正軌!
他輕嗅花香,微微閉起雙眼,心中不由感嘆:某人不在,其樂何哉!
——————
注:南北朝時的用韻既非平水韻,又非漢時韻,如果非要找一個相近的,那《切韻》無疑較貼合,但也不是完全一樣。雖然六朝韻譜多散佚,但透過殘餘文獻和當時的詩賦仍然可以還原個大概,對這個時代用韻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參看於安瀾先生的《漢魏六朝韻譜》、羅常培、周祖謨的《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以及王力先生《南北朝詩人用韻考》。
當時用韻和現在有同有異,同的比如說帷、誰、眉,這三個字念起來現在也覺得押韻;不同的比如姿、悲、龜,這三個字現在唸不押韻,只有用南北朝時的古音念才押韻。並且用當時古音,這三個字和帷、誰、眉這三個字也是押韻的。另外當時寫詩還有用“窄韻”和“寬韻”之別,這六個字即便以窄韻的眼光看也是同韻。
為了讓大家感受到協韻之味,我替書中角色寫詩都儘量用古今重疊同韻的韻字,這樣既合史實,又能讓大家在讀的過程中感受到音律之美。但有時候在無傷大雅的情況下,也會有單獨用古今韻的例子。比如王揚寫蛋炒飯那首“松火和雲煮”,裡面韻腳“圓”和“鮮”押的就是古韻,用今韻念是不押的。但當時順手就寫出來了,並且王揚在船上本就是隨口戲作,所以也就沒改。
ps新幾內亞的部落和楚辭真的就無法建立起一丁點的聯絡嗎?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答案,主要是鍛鍊思考和激發博覽,體會推論的魅力。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把這個作為一個閒暇時娛樂思維的問題,當含巧克力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