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0章 龍舞九霄

2元代之前,在臣子日常性質的面君中,跪拜從來不屬於慣例。宋時上朝跪拜,甚至與“談笑喧譁”、“行步遲緩”、“行立不正”等一起被認為是“失朝儀”的表現,會被罰俸。(《宋史·常朝儀》)至於單獨面君也只是揖拜而已。所以康有為替溥儀起草的《擬免拜跪詔》中說:“漢制皇帝為丞相起,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惟宋乃立,元乃跪,後世從之。”(《康有為遺稿》下卷“奏稿”)

康說得之。這可與本書117章尾註言“萬歲”一語漸為天子專用一段互參,都是皇權漸盛、專制漸強的一個外化表現。

3我知道我更得不快,但沒辦法,寫作時間太少,而我又是那種如果一個角色哪怕是正在吃的東西我覺得沒感覺或者浪費戲份,就寧可一個字不往下寫的人。而一些細節的考證有時更遠比寫正文更耗時,比如康有為這個論斷雖然和我的認知是相合的,但宋代單獨面君時跪不跪我是沒譜的,而學界對元以前面君禮問題的研究又極缺乏。

所以即使我知道宋時胡人以興跪禮著稱,蒙元入主把跪常態化,合乎邏輯,但考證得講證據,所以又看了很多宋畫,結合原典,這才能確定,宋時不僅是大臣,即便百姓在路上見到皇帝法駕,也不一定非要跪的。只是為了不喧賓奪主,很多細節證據我在注中都省略了。故而我的注有時候表面上雖然很短,但其實藏在地下做地基的很長。

每一樣物品都是一部文化史,每一個制度背後在不同時段都有曲折改變,遇到不能確定的問題,不得不經過一番考證才能得出結論。其實如果是單純的學術考證還好寫些,但要在成為搭建歷史世界細節骨架的同時,很好地融入情節中並且兼顧趣味性,這就要再多花一層心思,所以量上不來也是沒辦法的事,一期一會,我不能保證量,只能保證每次會面的文字,都是真誠不敷衍的。

我會盡量保持日更,不過如果太忙或者有事耽擱了,會在上一章文末告訴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