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2章 大局

;乙、不同意,則坐等村中人被餓死。沒有其他選項。而每一個選擇的結果也是極端且固定的,選甲則一定可以救一村子的人,選乙則一定等同於坐視村民繼續餓死。乃至於故事裡絕對不會允許村民透過其他方式獲救甚至提前死絕。一定要餓著、吊著,然後等著僧人做出這個至關重要的決定。

但現實裡哪有這麼多非此即彼?又哪有這麼多極端絕對?即便偶然真有這樣的例子發生,那也是在現實具體的條件下,做出的現實具體的選擇,並不具有廣泛推論與普遍適用的意義。

就比如你口口聲說你‘有些違律’是為了‘法的長遠大局’,可真的是這樣嗎?你只有那一項選擇嗎?選了那項之後,長遠大局便真的可以實現?而實現了的長遠大局,又一定是好的嗎?”

劉寅神色微動,沒有做聲。

王揚繼續道:“按照你所謂的‘大局’思路,那我也可以說,違律和為了法的長遠大局,本身就是矛盾的。因為每一次違律都在破壞法的基石,法制之壞,如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這不是也是對大局的破壞嗎?”

“你這是空談!”劉寅立刻反駁道。

“我起於寒門,家中貧苦,做縣吏十五年才做到郡功曹,見了太多我看不慣又無力管的事。我雖不違律,但也不能行律。想要行律,只有向上爬,爬到高位!

這期間雖然會做一些違心違律的事,但這是必不可少的代價!

我現在做太守,做長史,可以肅一郡一州之法,等我做到更高的官,便能行更大的法!

你空談道德,固然容易,但真正做事的是我!你有什麼資格指責我?”

王揚搖頭:

“又是代價,一提代價就是犧牲別人,殺別人滅口是你的代價,違法害我也在你的代價之內,這就是我特別討厭所謂大局的原因。

因為大局都是虛幻的,是未來時的,是不明確的。就像你說你未來能更好的行法,真的如此嗎?如何能確定?萬一你未來變心了呢?萬一根本沒有你所說的未來呢?萬一你做了更大的官,但又因為另一個所謂‘大局’而繼續違律違心呢?

大局是遙遠而模糊的,小局是當下且既定的,為了那個看不清的大局要犧牲多少小局小家?一百?一千?一萬?還是幾十萬幾百萬?

大局?多少罪惡假大局之名行事!

行大惡者從來不會公開宣稱自己要行惡,或許他們本身的意圖也不是要行大惡,但恰恰是為了所謂的大局而不斷犧牲小局,積少成多,聚沙成山,最後愕然發現,大局尚未達成,而大禍已然釀就!

好心可以辦壞事,善意也可以做惡事,不少大難的出現,起始緣由,都是有人想行大善!

底線一旦失去,就會不斷地突破下限。

原則一旦失守,就會不停地丟棄準則。

你現在是長史,違心違律,行起惡來,為害已經不小。

等你再往上升,權更高,勢更強,再違心違律,為害就會深!為禍也就更大!

你說為了法的長遠大局,我倒而覺得,說不定到時,法的大局反而會變得更壞。

因為我以為,大局是由小局組成的;而大局的意義,也正在這些小局身上。

正如一個個升斗小民是小局,而天下是大局一樣。

今若有人聲言為天下而虐小民,則壞天下者必此人!以其言行矛盾,背道而馳也!

長史如今為法而違律,豈不也是同樣的矛盾,同樣的背道而馳?

至於你說我空談道德,那也未必。

我現在拒絕你的威逼利誘,不正是在踐行我之所言嗎?

只是我現在選的這條路不易行......”

王揚說到這兒,深深地看了劉寅一眼:“而你當初選的那條路,更容易走罷了。”

——————

沒改完,停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