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時隔五日,京城百姓再度欣賞到漫天煙花,二公主李素心的影像,足足不斷映照在半空中長達半個時辰。李胤答應了長孫無病的,自然是會做到的。
次日,李令月和柳輕眉同時相邀,白熙羽果然帶著田家姐妹來寧王府做客遊玩,不過顏如玉還是跟著同來了。德妃、端妃、莊妃,還有三個公主一個郡主,也跟了來,隆德皇正巴不得皇妃和公主們,能替自己跟李令月緩和關係,自然是交代過的,不然,這些女人哪裡能隨隨便便出的了皇宮?
午膳之後,李令月,長孫無香以及諸公主,在柳絮兒,趙小娘子一干女護衛的保護下,帶著田家姐妹齊齊登船,到湖上游玩去了,倒是三位皇妃留在了王府歇息。
寧王府後堂,李胤正在自己寢殿內,渾汗如雨。
“李郎!妾身和喆兒,之後該如何做?”雍容華貴的西蜀公主,如今的德妃劉華,星眸迷離,趴伏在榻上。
其實,德妃早在位份還是華妃的時候,於那日詩會上初見李胤,便為其才華所傾倒,特意派了心腹侍女去見李胤,請李胤教導五皇子李喆文采。
那時的劉華和五皇子,並不受隆德皇所重視,因此,劉華稍稍化妝,混出宮來,倒也不是太難。劉華雖性子溫和,可她畢竟出身皇室,自小便冷眼旁觀西蜀後宮中群妃爭寵,早就對那些爭寵的心機手段瞭如指掌,更是深諳收買人心之術,宮裡上下背地裡稱她“菩薩一般的性子”,便可見她有多得人心了。她知道,自己母子不受皇帝喜愛,又有皇后貴妃的排擠,要想日後能有個安穩,還得想辦法讓皇帝喜愛李喆,這才是正途。
自從十六歲和親入唐,畢竟在唐宮中生活十多年,哪還能沒幾個心腹可用?在心腹侍女的掩護下,劉華數次出宮,密會李胤,一個有心,一個有意,很快,劉華便“說服”了李胤。李喆時常在心腹太監的護持下,藉口出宮遊覽,去接受李胤的教導,這也讓原本膽小懦弱的五皇子,很快變得老成,而且遇事有了自己分析的能力,因此也逐漸受到隆德皇的喜愛和重視。
要說起來,劉華和李胤的相互瞭解,可比太子妃還要早的多。只是兩人平日來往極其密切,又掩飾剋制的很好,整個寧王府上下,除了李胤身邊的紅袖和青衣,只怕再也無人知道德妃和李胤私下的交情身後
今日諸女去遊湖,端妃近來有些食慾不振,莊妃和德妃各懷心事,因此便不約而同的表示留下歇息。李令月等人前腳剛出門,德妃便悄然來他寢殿見李胤,一進門,兩人便急不可耐的抱在了一起,只是,劉華並沒發覺,她的舉動,早已落在了某個有心人眼裡。
李胤一邊做著運動,一邊跟德妃聊著那些她所關心的事,聽她如此問,便說了一句:“讓五皇子平時多去皇帝面前賣乖討巧,不要主動提及李苕李莙的事,若皇帝問,就誇太子,其他一概不提,其它一如往常,靜觀其變。”
“嗯!本宮知曉了!這回,二皇子和三皇子一垮,喆兒是不是……?”
“太子中毒之事,皇上已知,沈家和李葶跟青州王有牽扯,已然犯了皇帝的大忌,將來的太子之位,非五皇子莫屬。”連番猛烈運動,讓李胤早已汗如雨下。
“噢……可喆兒在朝堂上並無根基!”劉華嬌聲問道。
“只要他被冊封為太子,滿朝文武,大多都會支援於他,根基自成,我今年年底之前,必須回寧州,你切記,不要讓他多說話!他雖年紀小,但心智不弱,能分的輕輕重,你也不必太過憂慮。”
“可見不是你親生的,你對他就這般放心?”
“他是你親生的,如今你隨了我,我又豈能不管他?即便是為了你,我也會盡力護他周全。
“你我如今這般……你就不怕萬一哪天事敗了,會惹來橫禍?這可是一等一要誅族的大罪呢。”
“怕個屁,死就死了!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你……唉!冤家。”劉華聽他說不怕,心底反倒是暗自得意,誰不想能有個為自己寧願去死的愛人?
晚膳諸女倒很是熱鬧,耿烈也藉著拜訪寧王之機,來到府上,與田家大小姐成功偶遇,李胤自然要捧好兄弟,整個寧王府上下,都對耿將軍極其熱情和尊敬,仿似耿烈是寧王府常客。耿烈也因此對李胤更是感激不已,寧王這是真拿他當兄弟對待啊。
長孫無病大婚後一連近月,並無任何大事發生,似乎一切重歸平靜,但只是表面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這些日子以來,雖然二皇子被圈禁,三皇子已打入天牢,但隆德皇用“還在查證”為藉口,用上了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