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胤聞聽元玥說有兩個人,可以決定高廉成敗,忙問道:“哪兩個人?”
“其中一個是武衛將軍呂難敵,武衛將軍麾下有五萬神秘的神策軍,這五萬神策軍,堪稱大唐諸軍精銳中的精銳,平日化整為零,分散在各軍之中,根本無從分辨,武衛將軍府平日行同虛設,可,只要京師一旦遭逢危險,武衛將軍府即刻便能化虛為實,五萬神策軍會迅速朝京城集結,霍慶中的後軍,怕是還擋不住武衛將軍。神策軍實際受命於監國皇族,沒有監國虎符,武衛將軍無權集結神策軍。如今的監國掌權人,可是大長公主,大長公主不會眼睜睜看著高家……把李家江山玩弄於股掌,她一定會讓呂難敵整軍向高家問罪。”
“令月?難怪隆德帝會對令月如此忌憚,起初我以為只是因護龍閣和誅殺皇令的緣故,呵呵,原來就算手裡沒了誅皇令,令月照樣還有能抗衡他的手段。呂難敵有沒有可能,也會被高廉拉攏?”
“絕無可能!平日裡,武衛將軍府只負責率三千玄甲軍,護衛皇帝安全,靠的只是他的武勇。沒有監國虎符,武衛將軍就只能是個名譽上的護衛一般存在。自從上次奪嫡之亂結束,近二十年來,京城並無亂事,武衛將軍府早已被人所忽略,而呂難敵之子呂奉先,被公推為當世大唐青年勳貴中,武勇第一人,他正需要一場戰鬥來證明價值!因此,就算大長公主不想插手皇位之爭,呂難敵也不會放過這次機會,他一定會盡力說動大長公主,集結神策軍,交給呂奉先率領,進京平亂。”
李胤笑著讚了一句:“呵呵,大唐開國之君,一定是個機智過人之輩,為了江山穩固,當初可真沒少動了腦筋,單單是這監國皇族的設定,和這神策軍的存在,就足見一斑了。”
元玥也微微點頭,接著道:“如今皇帝只是重病昏迷,太子也是下落不明,而非皇帝駕崩,太子身故,高廉再如何施為,李苕終歸得位不正。這次,神策軍反攻京城,已然避無可避,高家若能擊潰神策軍,才算真正掌控大半勝算,李苕也才算稱得上是走到了龍椅跟前。”
李胤點點頭,朝她招招手,示意她近前。元玥微微一怔,還是輕輕舉步,走到他面前,卻被李胤當眾攬住肩頭,環在胸前道:“那另一個人又是誰?”
元玥眼底閃過一絲感動,自從遭遇李倩芝暗算,她一直儘量保持沉默,並不是因為差點丟了性命而害怕;而是她擔心,經過那一番變故,李胤會對她有所懷疑,或者根本不想再用她,畢竟,李倩芝是易容成了她的樣子。那賤女人,害誰不好,非要害老孃?就因為身材體型跟老孃相近麼?
元玥見李胤依舊對自己如此親近,心裡踏實不少,這些日子,她一直小心翼翼,不太敢主動靠近李胤,聞聽王爺問,便稍稍整理一下心緒,開口道:“自然是王爺!”
“我?”李胤聞言一愣,隨即苦笑道:“他哪裡是沒算計到我?他之所以此時動手,便是知道我已動身趕赴揚州,他算定了我,不會置揚州於不顧而返回京城,況且,就算我現在迴轉京城,怕是也已經無濟於事了。甚至……此次到揚州,或許會生出許多變數。畢竟是為大唐謀福,他應該不至於向東楚洩露我的計劃,因為就算李苕繼位,他也不願看到揚州動盪不安。但,我料他會在暗中給我使些絆子,把我拖在揚州一段時日。”
元玥聞言,微微一笑,臉上浮現一抹嬌狡黠的神色道:“王爺所言,倒是在理。但,王爺和高廉,卻都忽略了您背後的影響力。以及……如今王爺自己所擁有的實力,或者是說,能借助的實力。”
“哈哈哈,可拉倒吧,我?實力?你不會也覺得,鄴城寧王府和鎮北軍,真的會為了我而兵渡大河,南下進京吧?呵呵,那不過是昔日,本王在拉大旗作虎皮罷了。皇帝本就多疑,又要通觀全域性,自然顧慮的多,本王能蒙得住皇帝和魏人,怕是蒙不住高廉。本王的實力?也不過是鄧大中和邱佛陀那五萬山賊,還不知道究竟能不能靠得住。”李胤苦笑著搖了搖頭。
“王爺此言差異,所謂上兵伐謀。眼下王爺胸懷悲天憫人之心,不想坐視兵戈之禍荼毒萬民;即便那五萬人肯為王爺您效死,王爺也不會真的主動起刀兵吧?”元玥主動向他懷裡靠了靠,讓他的大手更方便摟住自己的柳腰。
“呵呵,不錯!其實,無論是太子、老二,老四,他們哪一個去坐那龍椅,於我自身而言,沒太大區別。老三會置我於死地,因此我才不遺餘力的要將危險提前扼殺。無論是為了報詩會相辱之仇,還是報我當初搶了傾城媛媛,娶了無香、輕眉之恨,他也會有那殺我的想法。但高廉不會允許他那麼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