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三百五十七章 君主

弩是在弓的基礎上演化而成,因此可以說是弓的進階版,但並不是所有東西的進階版都會比原版更好,就好像一條眾所周知的定律,試驗機肯定比量產機牛逼。

第一代的弩,就僅僅是在弓上加裝弩臂,由於拉距和弓臂都更短,單純從戰鬥力上來說,與弓相比沒有任何優勢,無論是射速、還是有效射程,都不如弓。

後來弩的力量越做越強,才開始趕上直至超越弓的射擊強度,代價是射速也越來越慢

但即便是最初級的弩,也迅速得到普及,因為它比弓更簡單。

不說訓練成多厲害的神射手,哪怕是想訓練一個合格的弓兵,一般也需要一兩年,而要達到同樣水平,弩兵連一個月都不需要。

所以在同等數量之下,弩兵很難打贏弓兵,但在實戰中,弩兵往往是弓兵的兩倍甚至三倍。

吳軍正規軍有一半都是弩兵,而莒軍只有不到三成的弓兵,所以在吳莒對射的時候,吳軍並不落下風。

至於祝平炎,他三百人全是弩兵,所以與兩倍於己的吳軍對射,反而能佔據上風。

但源大夫有十乘兵力,正兒八經的戰兵也有七百,弓兵數量有兩百多,射程與威力比他相差不大,射速卻要比他快得多。

如果是雙方對射,排除鐵甲的影響,三百輕弩絕對不可能射贏兩百多弓兵,但這不是雙方對射,兩人的攻擊目標都是吳軍,而吳軍正在舉盾防禦。

盾牌對弓弩的防禦力遠比皮甲要強,箭矢即便小幅度射穿盾牌,也無法傷及持盾的人,想要射穿盾牌,除非用價格昂貴的角弓,而這種弓往往只有較為富裕的貴族才能用得起。

不過盾牌也不是什麼絕對防禦,無論是弓弩還是近戰兵器,打在盾牌上的攻擊都需要持盾者用自身力量去抵抗,如果擊中盾牌中心則很容易抵抗,但如果擊中盾牌邊緣,必然會導致盾牌傾斜。

當士兵用足以遮蔽全身的大盾防禦箭雨時,主要的戰損就來自於盾牌被射擊傾斜後露出的空隙。

所以面對高密度的箭雨,即便是持盾也會有少量的折損。

而擴大這種折損的辦法,祝平炎之前也使用過,那就是射入兩張盾牌的交接處,讓弩箭從縫隙裡擠進去,射傷士兵的四肢。

除了極少數的精銳弓手,普通的弓兵很難在精準上與弩兵競爭,所以源大夫的人多射速快,但實際殺傷力反而不如祝平炎。

由於吳軍的傷亡都影藏在盾牌後面,源大夫無法直觀比較雙方戰果,便詢問史官。

史官嘆息一聲:“你忘了嗎,步卒的戰果是不算在內的。”

“這……”源大夫看著史官,欲言又止,最終還是什麼都沒說,急匆匆跑回去命令車兵射箭。

天驕的殺傷力比弓弩要強,一般都可以無視盾牌直接殺死一人,有些甚至能殺死好幾人。

但都是些未證道的天驕,也就和祝平炎差不多,威力越強,則釋放次數越少,之前的車戰已經打得他們精疲力盡,源大夫再怎麼要求,也打不出幾次攻擊,不可能追趕上祝平炎三百人的射擊效率。

不過吳軍也不是靶子,發現盾牌防守效果不理想,立刻就開始向後撤。

想要穿過盾牌縫隙,既要保證射擊精準,也要保證射擊力度,所以只能是近距離的平射,隨著吳軍越來越遠,祝軍的傷敵人數也在銳減。

直到吳軍撤到一百米外,祝軍一輪齊射幾乎都戳在盾牌上,祝平炎也就停止了這種無用的射擊。

他並不是想要放棄,只是轉變了攻擊方法,不再輪換射擊,而是多角度射擊,前排士兵依然用直射,從兩個角度混合攻擊。

吳軍前排士兵帶的是大盾,後排士兵則只有小盾,而且後排兵的甲也比不上前排,所以理論上拋射能造成不錯的殺傷。

不過實際上後排的拋射全都沒命中,除了給士兵刷一波拋射熟練度,就只是浪費了許多箭矢。

作為一個家裡有礦的大地主兼大資本家,祝平炎毫不在意那些箭矢,不過士兵的體力是有限的,雖然射空也加拋射熟練度,但射中不是加得更多嗎。

他挑出幾個弩熟練度最高計程車兵,讓他們去摸索射中敵軍所需要的角度,幾箭之後就已經能大概確認,之後再讓這些兵分別站在每排的中間,一排的其他士兵不再自己瞄準,都隨著他們的動作射箭。

如此一來命中率大為提高,有三成的箭都落在吳軍方陣中,百箭齊發,整整殺傷了……兩個人。

好吧,臨陣磨槍確實沒什麼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