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二十七章 成事在人

兩國交戰,地仙不會輕易動手,這是地仙們為了保護自己,約定俗成的規則。

在吳王闔閭還是公子光的時候,吳王僚就想讓他參與地仙之戰,公子光當時如果不是害怕吳王僚坑他,也就真的答應了。

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巔峰靈臺參與地仙的戰鬥就是找死,如今公子光已經成了吳王闔閭,巔峰靈臺也成了地仙,他的信心自然更加充足。

所以他不想守規矩。

雙方交戰沒多久,吳王就出手了,宋公作為聯軍中唯一的地仙,也不得不出手對抗。

地仙之間的交戰就像猜盲盒,誰也不能確定對方的實力,與之相比,社稷的強弱倒是很好猜,國力越強,社稷也就越強。

幾年前宋國與吳國的實力相差不大,但現在吳國都差點把楚國滅了,正處於鼎盛時期,肯定已經超過宋國了。

所以宋公應戰時有些底氣不足,先打出一道攻擊試試深淺。

吳王大概瞭解吳王僚和齊襄公的實力,所以才敢主動出擊,但畢竟關乎自身安危,一開始也很小心。

雙方這麼試探了一段時間,都放下心來,真正開始交手,打得昏天暗地,卻都沒有損傷。

因為吳王是防禦天驕,能擋住宋公的所有攻擊,自身攻擊手段又很單一,奈何不了宋公。

也正因為吳王不擅長攻擊,這才有了之後一眾巔峰靈臺圍攻吳王。

看起來吳王被一群人圍著打,完全沒有機會還手,實則毛都沒傷到一根。

這群巔峰靈臺是很開心,有機會和地仙交手,不說有所領悟突破地仙,至少以後喝酒的時候有吹牛素材了。

苦得是聯軍的其他靈臺,他們只能依靠數量優勢對抗吳國的巔峰靈臺,更苦的是祝平炎,他找不到靈臺來幫忙。

所以他只能問手底下的聯軍軍官,聯軍裡有沒有可以控制天氣的天驕。

可這些軍官只是凡人,他們雖然出生貴族,卻不可能像孫武一樣出席天驕的宴會,也就很難認識全國證道。

於是這些軍官再回各自國家打聽,雖然人都在一起,但這正打仗呢,打聽訊息困難,把人從戰場上帶過來也不容易。

在天驕的影響下,陰雲至落雨的時間非常短,不過最終也只是綿綿細雨,看來對方的實力也不強。

對於早期火器,這細雨也足以致命。

火繩槍連風都扛不住,就更別說雨了,燧發槍雖說更穩定,那也只是相對而言,淋了雨一樣報廢。

好在只是小雨,祝軍兩人配合,一人擋雨另一人射擊,還能維持火力,只不過殺傷力減半。

吳軍與祝軍的傷亡比例再次被拉大,但祝軍的傷亡數量反而減少了。

雖然後排吳軍可以拋射,但最主要的殺傷力還是第一排吳軍的直射。

當祝軍火力強大時,第一排會被迅速擊殺,第二排可以直接攻擊,這也就是交火最強烈的時候,祝軍與吳軍都傷亡慘重的原因

而當祝軍火力變弱,第一排射完箭之後大部分都能存活,反而要等待很長的上箭時間才能再次射擊。

雙方的死亡人數都降低了一大截。

從這方面來看,這似乎更有利於祝軍拖時間,但實則不然。

沒了祝軍強大火力的阻擋,吳軍前進的速度更快了。

-

在五百米至三百米處,吳軍單方面被諸葛連弩射殺,孫武要前進。

在三百米至兩百米時,吳軍可以安穩的殺傷祝軍,孫武還要前進。

兩百米遭遇祝軍兇猛火力,吳軍死傷慘重,孫武想的還是前進。

優勢時間有限,孫武從沒指望重弩殺敵,他的目標只有一個,自始至終沒有改變,他的所有命令也都是為了這一個目標。

與祝軍近戰交鋒,然後擊潰祝軍。

-

看著越來越近的吳軍,祝平炎焦急的再看向莒子,二段鳳舞還是沒有出現。

他甚至在心中疑惑,為什麼這次的二段鳳舞格外漫長?上次好像沒有這麼長時間,難道莒子故意坑害他?

不過他很快就讓自己冷靜下來。

衡量二段鳳舞速度的不是客觀時間,而是吳軍的腳步,不是二段鳳舞太慢,而是在孫武堅定不移的指揮下,吳軍前進的腳步太快。

一百二十米,一百一十米,一百米,吳軍到達預定位置,禁衛們看著祝平炎,祝平炎卻搖頭:“再等等。”

九十米,八十米,七十米,祝平炎終於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