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9章

齊田之間的局勢基本穩定,但又無法在短期內分出勝負,祝平炎沒那麼多時間在這耽誤,帶著一半兵力返回了祝地。

趕走了莒子,他要好好消化莒國,這也是他一定要打這一場的原因。

可惜莒子最終逃走了,並沒有投降,也許他還夢想著有一天能復辟莒國,而祝平炎的目標卻不只是一個小小的莒國。

甚至於吞下莒國,除了增加戰略緩衝,對祝地並沒有太大好處。

莒國的面積是祝地的十倍,然而祝平炎從中得到的利益卻十分微薄。

這不僅僅是因為貴族階層從中剝削,即便祝平炎解決了所有貴族,也無法讓莒國獲得祝地這樣的恐怖生產力。

祝地經濟的飛速增長,靠的是工業,或者說商業,而商業騰飛的模式,只適合小城小邦,當疆域擴大,農業不可避免的成為主要生產模式。

人們可以不著華服,不居高樓,卻不能不吃飯。

將人類社會視為一個整體,只看其輸入與輸出,在古代社會,輸入的能源只有最基礎的燃料以及糧食,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輸出車水馬龍,高牆大城。

藝術,商業,戰爭,政治,一切都要靠糧食作為原材料。

所以經濟是什麼,本質上來說,糧食就是一切經濟的基礎,糧食不適合成為貨幣,然而所有貨幣的購買力,最終都要透過糧食體現。

在運輸能力有限的情況下,祝地已然產能過剩,越是向外輻射,運輸成本越高,利潤也就越薄,在超遠距離的交易中,最終只有溢價極高的奢侈品可以勝出。

而在奢侈品這方面,祝地的工業產品,沒有能力和天驕造物競爭。

所以不能再建工廠了,莒國還是隻能成為一個農業國家,哪怕有先進工具帶來的精耕細作,莒國的產能也頂多翻一倍。

對於正常的時代發展而言,這樣的生產力提升,也可以說是極為恐怖,讓莒國這樣一個小國,可以與齊、秦這樣的大國比肩。

如果時間再充足一些,他能徹底改造莒國的社會結構,即便同樣是沒有自動化工具的農業國,生產力也會飛越,可能比工具進步的飛越更明顯。

-

可惜他沒有時間了,考慮到後續要稱霸,可能會與真正的大國決戰,還要遠征滅掉周幽王,他在前期的發展階段實在浪費了太多時間。

穩紮穩打的種田流已經走不通了,他又找到了一條小路,託關係,拜碼頭——祭祀。

這個世界每一個國君都能得到神靈支援,他雖然不是正統,卻已經得到了整個莒國的支援,也享有祭祀的權力。

不過相比於正統國君必定能獲得神靈賜福,他這樣的野路子就可能會面臨沒神搭理的尷尬局面。

為了儘可能避免出現這樣的尷尬局面,祝平炎將祭祀的規模擴大,依靠如今“祝國”強大的生產力,舉辦了一場規模空前的盛大祭祀,以工業產品向周圍國家換取了大量奢侈品。

高高的祭壇上,香火燃燒了一天,沒有任何神靈出現。

失望之後,祝平炎一聲令下,反而將祭祀的規模擴大,屠宰大量牲畜,宴請全軍。

這已經不是祭神了,可以稱之為慶典。

祝軍打了這麼多年仗,也該慶祝慶祝了。

當祭祀轉變為慶典,祭壇上的主角也就從貴族轉變成了軍官,這些軍官中,最受歡迎就是四位冠軍勇士和無冕冠軍祝衛。

這持續一整天的慶典,被很多老貴族視作離經叛道,不過他們考慮到祝平炎沒有得到神靈賜福,可能是心態崩了,也就沒人敢提反對意見。

而與這些老貴族相比,新貴族們都很喜歡這樣的慶典。

這個時代貴族實質上都是武將,老貴族統領自己的舊部,他的嫡長子會繼承他的權力,剩下的那些次子以及庶子,想要有所作為,只能投奔祝軍。

個人的思維很容易受到集體的影響,這些個年輕人加入祝軍之後,也就更容易接受新思想。

雖然在短時間內,人人平等這種過於離經叛道的觀念無法普及,這些新貴族卻很快培養出歸屬於祝軍的集體榮譽感,自然不會反對屬於祝軍的慶典。

當那些老貴族都離場之後,狂歡就更加肆無忌憚。

普通士兵和貴族們還有對神靈的敬畏,大鵝和熊大就完全沒有任何忌諱,偷偷溜到祭壇上吃供奉。

熊大沒有忌諱,但也沒那麼多花花腸子,其實是被大鵝領上去的。

熊大高興的很,以為大鵝找到好吃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