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但是,偶爾有部門會議或集體會議的時候,他一定會給部門內的所有員工買飲料。結果就是部門成員異口同聲地稱讚他的慷慨。他並不是每次都會掏出錢包,卻會挑選合適的機會來表現自己。花的錢和別人一樣,甚至還更少,但是因為他懂得花錢的時機,結果不僅沒有吃虧,而且還被人當做是很豪氣的大方同事,因此在職員中擁有超高的人氣,全公司都知道他慷慨的美名。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三個錢包法則:認真的花錢(6)
一聽到這個解釋,羅伯特開始回想自己最近的舉動。自從一心想成為有錢人而合攏錢包以後,盲目地一味攢錢不僅打亂了自己生活的步驟,而且正在迅速失去周圍人的友情。
“大部分富翁都會充分考慮時機,然後再決定攢錢或花錢。只要掌握好時機,我們就可以用少量的錢獲得更有價值的東西,如果錯過時機,我們就有可能用更多的錢也得不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甚至還有可能會虧損。”
俗話說先機奪人,把握好時機就是成功的關鍵。羅伯特雖然承認陳教授說的“時機”有一些道理,但還是不能輕易相信時機在理財中真的佔這麼重要的位置。難道只要花錢選擇好時機就可以成為富豪?這樣的話不是人人都有機會發財嗎?
“那我介紹一下我的經歷吧!”教授看出了他的困惑,主動解釋起來,“距今約35年前,美國的經濟可以說是極度混亂,市場長年低迷,整個社會都呈現一種慘淡窘迫的氛圍。人們不約而同地勒緊褲腰帶過緊巴巴的生活,儘量減少消費。不過有錢人就不一樣了,他們反而在努力花錢。普通人認為經濟不景氣時應該再節省一些,但是富豪們卻覺得這時候才是可以用極小的代價獲得更高價值的機會。”
看起來陳教授似乎是想透過35年前的事情來告訴羅伯特答案。
“他們一直在等待著開啟錢包的時機,而且時機一到就毫不猶豫地開啟了錢包。”
35年前,令富翁們開啟錢包的一個重大時機是購買黃金。油價波動導致物價變化時,他們判斷出黃金在將來肯定會大幅度增值,從而開始大肆收購黃金。
“那時候緊緊合著錢包的人雖然可以留住積蓄,但是卻變得更窮了。”
陳教授之前講的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羅伯特也逐漸地開始理解他告訴自己“時機”的意義。可是這句話卻讓羅伯特重新陷入了苦惱中,很是費解為什麼攢錢也會變窮。
“之前您說的話我是聽明白了,可是您剛才說的那句‘合著錢包卻變得更窮’我卻怎麼都無法理解。”羅伯特發揚不恥下問的精神,繼續向教授求教,“既然合上了錢包,那錢就不會流失,但是您為什麼要說他們變得更窮了呢?”
陳教授大聲笑了起來,那洪亮的嗓門實在和他的身形不符。前仰後合的樣子多少有些滑稽,他完全不顧形象地笑著:
“這是當然了!他們是沒有什麼變化,但是像我們這樣挑準時機開啟錢包的人卻變成了富豪,所以相比之下,他們難道不是變得更窮了嗎?”
陳教授的意思很明顯,和那些挑準時機開啟錢包的人相比,緊捂著錢包的人雖然沒有損失但也沒有得到什麼,在別人越來越豐厚的財產面前,的確是顯得更貧困了。
“你知道35年前一盎司的黃金價值多少嗎?大概是35美元。但是你知道隔了一段時間後同樣的一盎司又值多少了嗎?也不多,就700~800美元吧。”
羅伯特驚訝得合不攏嘴,暗想:
“就算過了很長時間貨幣升值貶值額度大,可是20倍也太誇張了吧?”
陳教授沒有理會羅伯特的驚訝,對他來說這種金錢上的漲幅根本不算什麼。
“兩個人雖然將同樣的錢放入了錢包,但隨著他們開啟錢包的時機不同,其中一人的錢變成了20倍,而另外一人卻沒有什麼變化,相對來說反而是變成了1/20。”
羅伯特忽然發現自己剛才光顧著驚訝,忘記問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 想看書來
第三個錢包法則:認真的花錢(7)
“那教授當時也是買進了黃金,然後變成了富豪嗎?”
出乎意料地,陳教授搖了搖頭。
“沒有,我並沒有買黃金。”
看起來,陳教授至少在當時是沒有看準這個“時機”開啟錢包。羅伯特不禁後悔地想道:
——哎呀,我不該提這個問題的!
他覺得自己喚醒了陳教授遺憾的記憶。陳教授閉著眼睛沉默著,彷彿陷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