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甚至把康居王嫁給他的康居公主也殺了,然後裝了一麻袋,給沉河了。
從此郅支單于與康居王之間的矛盾就深化了;康居這個地方的人民對他也很憤怒。
我們的問題在於,郅支單于的結局如何?而這與王昭君的未來又有什麼關係呢?
txt小說上傳分享
單于求婚(1)
1.郅支被圍
就在郅支單于在康居人的土地上建立“郅支”城的時候,這個訊息傳到了西域副校尉陳湯的耳朵裡。那時西域都護已經不是鄭吉了,已經到了甘延壽了。陳湯只是甘延壽手下的一個小官。
陳湯聽說了這個事以後心裡特別高興:這可是咱們打他的一個特別好的機會。陳湯於是跟甘延壽說:咱打吧!他就三千人了,咱們手下有六萬人,咱們派四萬人去就行了。甘延壽說:這不行!這個必須得經過皇上同意。你彆著急,我先給皇上寫封信,讓皇上在朝廷裡面討論討論。這陳湯一聽:討論?朝廷裡都是儒生,肯定不會同意!他正發愁呢,甘延壽病了,而且久病不起。於是陳湯私自偽造都護令,徵發西域諸國兵,及車師國之屯田吏士,起兵康居郅支城。然後問甘延壽,甘先生,跟我走不跟我走?不跟我走,把你扔這兒,指不定哪天你就死了。甘延壽一想,那就這樣吧,我就跟你去吧,你這軍隊也集合好了。
話說到這兒,陳湯也集了4萬人馬了。這4萬人馬兵分六路,每一路有七千人。對方有多少人?一共三千。雖然兵分六路,但是大的方向只有兩個,一個從北,一個從南,兩面夾擊康居。這六路人馬同時前進,轉眼之間就到了康居國土。前面說過,康居人對郅支單于早就懷恨在心卻敢怒不敢言,這次一看漢朝來兵了,趕緊跟人家彙報:這郅支城裡只有三千人了,你們打吧,沒有問題,你們不用六路,你一路就富餘了。我們幫你們忙。你放心吧。
陳湯也不知道他們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啊,所以他決定在離郅支城60裡的地方先住下,摸摸情況。一摸情況,果然只有三千人,於是第二天再走,一天走30裡地,第二天離城30裡,住下。第三天再走,離城三里住下。四萬人把一個三千人的郅支城團團包圍。當時郅支單于就想,我該怎麼辦?是打,還是降,還是走?第一條路,我要是在這兒打,決戰生死,肯定全軍覆沒;第二條路,徹底投降;第三條路,我突圍逃跑,我不打。郅支單于肯定也考慮到了:估計我要跑,這三千人,即使漢軍不宰了我,這康居人也得宰了我。算了,我也別突圍了,我就跟這兒血戰生死吧。於是乎,一聲令下,打!
這郅支城分為內城、外城。外邊這個城是木板的,這個木板不是木柵欄那種實木條,而是在木條中間有窟窿眼,為什麼這樣呢?人在裡邊趴著,這寬度正好是射箭的地,從裡邊往外射箭很方便,也容易瞄準,但對方從外邊射不進來。
2.郅支客死
郅支單于那邊一聲令下:打!陳湯這邊也就下令衝鋒了。這陳湯一下令衝鋒,轉眼漢軍死傷一片。肯定得死,裡邊防備太嚴了。陳湯下令:停!誰也不許打了,放火燒!這一燒就完了,木頭就怕火,火借風勢,濃煙瀰漫,轉眼外城就沒有了。這時候再架雲梯打裡面的城。郅支單于,咱先不說他多英勇,先說他那些大小老婆們,那些閼氏,一個個齊上陣,英勇衝鋒在第一線,沒有一個女人被俘虜,所有的女人都是戰死的,說起來真是很勇敢。郅支單于在作戰中,身負重傷,最後倒下馬來,還沒有死呢,就被一個漢軍斬首領賞去了。郅支單于就這樣客死康居。
這場仗一共斬殺郅支單于手下的匈奴士卒1500多人,生俘145人,投降者1000多人。
單于求婚(2)
大勝之後,甘延壽和陳湯給漢元帝寫了一封被我們所有人都能記得住一兩句話的千古名信,真是揚眉吐氣。在這封信上,他說“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匈奴呼韓邪單于已稱北藩,唯郅支單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然後下面說,“郅支單于慘毒行於民,大惡逼於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陷陣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懸頭槁於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便出自陳湯之口。我們說郅支單于的死,一定會驚動整個蒙古草原。蒙古草原那邊的呼韓邪單于可不知道他的哥哥是在只剩下三千人的時候,被四萬人包圍殲滅的。他只知道他哥哥幾十萬人,結果被四萬人全部殲滅。
說到這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