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五章 結業以後組成了讀書會

是租個房子,等裝修好後住進去。)也許是因人而異。

她就開始酗酒,喝酒導致的結果是收入降低,身體變得糟糕然後壓力變得更大。所以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解壓方向,她就去找心理醫生看病。作者就告訴她,你能不能在你家裡放上一根跳繩。當你覺得壓力大的時候,你就拿起這根繩來跳,作者就給了這麼簡單的一個建議。這位女士回家,她將信將疑,反正低收入人群,她也不願意花更多的錢去做其他的治療,一根跳繩她還是願意買,也買得起的。她就拿了一根跳繩放在家裡。一遇到煩心的時候,她就開始跳繩,不斷地練,結果過了幾個月回來告訴這個大夫,她把酒戒掉了,心情非常好,她現在已經跟過去完全不同了。她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樂觀的面對生活的壓力,收入也得到了提升,更為重要的是,精神狀態改變以後,又找到了新的愛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如果我們能夠很好地控制我們的壓力,就有可能能夠讓壓力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那些殺不死你的會使你變得更強大。”也是這個道理。壓力轉換成動力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有的人受不了壓力,直接變成抑鬱症患者,或者焦躁症患者,甚至直接自殺。這是很可悲的。而選擇運動來解壓,最重要的好處,是可以分散注意力,可以讓人從那種困苦的場景抽離出來。轉而欣賞這個世界上更多更美好的東西。

每個人的壓力承受能力各不相同,有的人一句辱罵的話,有損人格尊嚴的話,就會耿耿於懷,有的人,是天生的樂天派,說說罵罵沒事的。他們會分析對方指責的原因是否正確,有則改之無則加冕。就拿跑步運動來說,科學家是希望透過跑步來鍛鍊人的心率承受能力。一般大多人的心率承受能力範圍在(220-年齡)80-90之間。心率提高以後,有的不知名的普通的私立學校學生考試成績,尤其是全球化的考試tiss測試成績,甚至趕超了名校的成績。也能有助於提高bdn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分泌。提高人的求生能力。運動可以提高人體的內啡肽(可以給人帶來愉悅感的一種化學成分)、多巴胺的分泌。這是一個可喜的科研成果。我們很多人其實是在從幸福到更幸福的路上,感到不幸福,往往是別人的指責或自己對自己太苛刻。要求太高。別人每天拜訪一個客戶,他要求自己每天拜訪十個客戶,甚至更多,別人每天賺一百元,他要求自己每天賺一千元甚至更多,結果給自己的壓力越來越大,甚至崩潰。而有人還會對壓力上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什麼叫對壓力上癮?他們必須受到壓力才能集中注意力。當一切都很好的時候,他們需要挑起事端,在潛意識裡找到一種創造危機的方法。簡稱受虐待狂。別人不罵他(她),他(她)就停滯不前,罵了以後,自尊心受到傷害以後,才會去想辦法,甚至哭著去向貴人求助。因為哭著去求助,一般人為了自己的尊嚴,是做不出來的。

現代生活當中,你會發現人們生活的壓力沒有減少,雖然我們不會像原始社會那樣天天擔心吃的問題,但是我們還是會擔心房子位置在城東城西的問題,擔心房子裝修級別沒有別人好的問題,我們會擔心霧霾會損害到健康的問題,我們會擔心孩子成績不如別人家孩子的問題,擔心醫療水平沒有其他國家發達的問題,擔心賺的錢沒有別人多等等,我們會擔心各種各樣的事。所以,壓力並沒有減少。但是,我們的身體消耗下降了很多,我們不再像原始人那樣每天快速的奔跑八公里到十六公里,這個時候我們體內的脂肪就會逐漸地出現。運動越來越少。

那麼問題來了,怎樣的運動量,才算是比較合適的運動量,到健身房去運動好,還是沿著大街跑步比較好,又或者在辦公室裡,做有氧運動比較好,又或者和書裡的案例一樣,買一根繩子跳繩,問題是現在家裡很多都是地磚,地板,連跳繩的地方都要好好選一選。怎麼辦?不如,選一塊廣場,去跳跳繩,跑跑步,也許也不錯。如果不跳繩,直接在辦公室,臥室,或沒人的地方自己原地深蹲,高抬腿,或墊塊墊子,穿著襪子在軟軟的地墊上原地跑步也可以。其實只要你想運動,方法會有很多。養成運動的習慣,可以從每天一個俯臥撐,每天一分鐘跑步,每天一分鐘深蹲慢慢開始,貴在堅持。這個就是微習慣的力量。對於很胖很胖的人來說,走路都艱難的人來說,每天來回翻滾十下,也是一種運動,也是一種鍛鍊。循序漸進,比較好。

期間他們也進行了分享,主持人說,不分享,會把前面讀的,看的,很快就忘掉,分享也可以增強一個人的記憶力。有的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