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章 籌謀帷幄的房玄齡(下)

人物評價

後世的史學家在評論唐代宰相時,無不首先推崇房玄齡,稱頌道:“唐代賢相,前有房、杜,後有姚、宋。”《新唐書》中記載,房玄齡執掌國政期間,日夜勤勉不懈,盡忠職守。他以公心竭誠為國家效力,希望每一件事都能恰如其分地處理好。房玄齡沒有嫉妒之心,聽到別人的長處,就像自己擁有那樣高興;對於吏治,他既有明達的理解,又能以優雅的文化修養來修飾;在討論法律和政策時,力求寬厚和平等。

房玄齡不以自己的長處苛求他人,選人用人時從不追求完美,不論出身高低,只要才能適合就能得到任用。即使有時因為某些事情被責備,他也總是誠懇地請罪,表現出敬畏和謙遜的態度。

唐太宗李世民曾多次稱讚房玄齡,認為他是幕後的智囊,對穩定國家和社會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唐太宗形容房玄齡器宇深邃,風度宏遠,名譽遠播,品德高尚,才德兼備,是時代中的傑出人物。從輔佐霸業開始,到新王朝建立之後,房玄齡一直致力於協助太宗治理國家,使國家走向繁榮和平。儘管身居要職,但他始終保持著謙遜低調的態度,多次因健康原因請求退隱,展現了一位真正賢臣的品格。

唐初四大名相王珪評價說:“房玄齡一心為國,知無不為,這一點我自愧不如。”擔任過宰相的唐代文學家常袞也表示,在武德和貞觀年間,像魏徵、王珪、李靖、李積、房玄齡、杜如晦這樣的大臣們,他們扶助國家命運,辛勤工作,保護人民,不惜犧牲自己,他們的美德與忠誠足以感動上天,即使歲月流逝,他們的光輝事蹟依然為人所銘記。

曾任宰相的政治家李絳則回憶說,當年太宗治理天下之時,房玄齡和杜如晦輔助皇帝,魏徵和王珪規諫缺失,溫彥博和戴胄彌補政務上的不足,李靖和李積訓練軍隊,因此外族畏懼,全國安寧。唐史學家柳芳更進一步指出,房玄齡幫助太宗平定天下,並最終擔任宰相長達三十二年,被稱為賢相。他的美德幾乎不留痕跡,卻達到了極高的境界。太宗平定禍亂,而房玄齡從不炫耀自己的功勞;面對善諫的大臣,房玄齡讚美他們的賢能;對於善於帶兵的大將,房玄齡推行他們的軍事策略。他使得所有有能力的人都能共同輔佐太宗,實現太平盛世,並且將所有的善行歸功於君主,這正是一個真正的賢相應有的行為!

晚唐詩人、文學家皮日休以詩表達對房玄齡和杜如晦的崇敬之情,描述了他們如何在貧賤中結伴同行,脫離亂世,追隨真主,以卓越的才能治理國家,影響深遠,成為千古傳頌的名臣。杜牧讚揚了房玄齡和王猛(王景略)兩位賢臣,他們至死不忘輔佐君主、拯救百姓的使命,而不是為了個人的榮耀和利益。

五代時期政治家劉昫在評論中提到,房、杜二人的智慧雖然不能超越孔丘、孟軻,但他們在遇到明君的情況下,能夠制定合適的策略,達成國家的昇平。他還比較了房玄齡和管仲、子產,以及杜如晦和鮑叔、罕虎,說明他們之間相似的關係和作用。

北宋文學家和史學家宋祁也在著作中高度評價了房玄齡,認為他和太宗一起建立了輝煌的功績,這些功績歷經數百年仍然被人銘記,甚至超過了漢代蕭何、曹參的成就。他強調了房玄齡作為宰相的重要性,以及他在幕後默默工作的精神。

《房玄齡碑》中寫道,聖賢同德,君臣協力,天地得以迅速平定,邊疆得以安寧。《歷代古人像贊》中也稱讚房玄齡輔佐文皇,功居第一,遺表之諫體現了精忠報國的精神。

北宋大臣趙元僖認為,唐太宗擁有魏徵、房玄齡、杜如晦這樣的良臣,而唐玄宗則有姚崇、魏知古,都是被委以重任、託付心腹的人物,他們鞏固了帝業,安定了國家,使宗廟祭祀得以延續,歷史記錄更加輝煌,這正是因為任用了合適的人才。

宋代詩人和散文家歐陽澈也列舉了歷史上諸多優秀的政治家,如范蠡、周瑜、趙充國、周亞夫、樊噲、房玄齡和李靖,認為他們的存在確保了國家的富強和安定。

明代散文家歸有光:“唐太宗舉兵晉陽,平隋之亂,則有劉弘基、李積、李靖、房玄齡、杜如晦之流致其勳。”

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古人稱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立德最難,自周漢以後,罕見德傳者。立功如蕭、曹、房、杜、郭、李、韓、嶽,立言如馬、班、韓、歐、李、杜、蘇、黃,古今曾有幾人?”

唐代文學家和詩人杜牧曾言:“苻秦之相王猛,在將終之際猶不忘國事,警戒後人以備禍患;大唐太尉房玄齡,臨終上表勸阻伐遼,以免生靈塗炭。這兩位賢臣,在世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