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章 籌謀帷幄的房玄齡(上)

房玄齡,這位在唐朝初年閃耀於政治舞臺的傑出人物,自幼便展露了非凡的才華與智慧。他出身於齊州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或濟南市章丘區)的清河房氏家族,是隋朝涇陽令房彥謙的兒子。年輕時,他就以廣博的學識和卓越的文才而聞名,十八歲那年便考中進士,開始步入官場。

隨著隋末社會動盪加劇,房玄齡選擇了追隨李世民,成為秦王府的重要謀士之一。他在軍事行動中出謀劃策,不僅參與了眾多關鍵戰役,還負責記錄軍中的重要事務,並積極為秦王府網羅賢才,使得這些人才能夠全力輔佐李世民。在武德九年(626年),他更是策劃了改變歷史程序的玄武門之變,與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共同立下了汗馬功勞。

唐太宗即位後,房玄齡被任命為中書令,並封為梁國公,最終晉升至司空一職。他不僅在行政管理方面表現出色,還在法律改革、史學編纂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例如,他參與制定了《貞觀律》,這部法律相比前朝更加人性化且條理清晰,為後來的《永徽律》及《唐律疏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還監修了《晉書》,這是二十四史之一。此外,他對政府機構進行了合理調整,簡化了中央官員體系,這一舉措被認為是貞觀年間諸多善政之首。

房玄齡為人謙遜,善於任用他人,不論出身貴賤,皆能根據才能授予適當的職位。即使身處高位多年,他也始終保持低調,從不炫耀自己的功績。因此,後人常將他與杜如晦並稱為“房謀杜斷”,讚美二人一個擅長規劃,另一個則精於決策。唐太宗李世民也對房玄齡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其擁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

當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齡病重之時,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仍不忘上諫,就征伐高句麗一事提出寶貴的意見。不久之後,這位偉大的政治家離開了人世,但他的名字以及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卻永遠留在了中國歷史的長河之中。

年少有為

房玄齡出身於顯赫的官宦世家——清河房氏。他的家族背景為他後來的仕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曾祖父房翼在北魏擔任過鎮遠將軍,並曾任宋安郡守,繼承了壯武伯的爵位;祖父房熊雖然官職不高,但也是州主簿,從基層開始了家族的仕宦傳統;而他的父親房彥謙則是一位學識淵博、口才出眾的學者,在魏和齊兩國間享有盛譽。

從小,房玄齡就受到了家庭濃厚的文化氛圍的影響,承襲了父親對知識的熱愛與追求。他自幼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不僅擅長詩歌創作,而且能夠撰寫文章,廣泛閱讀經史典籍,對儒家經典有著深入的理解。此外,他還跟隨父親學習書法,擅長草書和隸書,這使他在文采飛揚的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藝術修養。

十八歲那年,房玄齡以優異的成績透過了齊州的進士考試,正式踏入仕途。起初,他被授予羽騎尉一職,不久後又調任隰城縣尉,開始了他的行政生涯。年輕有為的房玄齡很快就在官場嶄露頭角,成為了一名備受矚目的青年官員。他的才華橫溢以及對政務的敏銳洞察力,為他日後成為唐朝開國功臣之一鋪平了道路。

得遇明主

在隋朝末年的動盪歲月裡,天下四分五裂,烽煙四起。此時,唐國公李淵於晉陽(今太原)舉兵入關,拉開了唐朝建立的序幕。而年輕的房玄齡則在渭北地區投奔了李淵之子、後來的秦王李世民。從此,他成為了秦王李世民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謀士。

房玄齡不僅參與軍事策劃,還負責管理文書記錄,擔任秦王府記室參軍一職。他對秦王李世民的知遇之恩銘記於心,竭盡全力為秦王出謀劃策,處理軍政要務。每當攻滅一處割據勢力時,別人都忙於搜尋珍寶異物,但房玄齡卻獨具慧眼,優先考慮招攬人才。他積極尋找那些既有智慧又勇猛善戰的人才,並將他們引入自己的幕府中,與他們結成深厚的友誼,共同致力於輔佐秦王李世民成就大業。

在平定王世充的過程中,房玄齡發現了張亮這位“倜儻有智謀”的英才,於是向李世民大力推薦,最終張亮被任命為車騎將軍,成為李世民的心腹之一。此外,還有薛收這樣才思敏捷的文人,以及被評價為具有“王陵、周勃節,可倚大事”的忠誠武將李大亮,更有被譽為“聰明識達,王佐之才”的杜如晦等人。

這些經由房玄齡精心挑選並舉薦的人才,都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高度信任和重用,日後紛紛晉升至朝廷要職,為初唐的繁榮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房玄齡以其卓越的眼光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在亂世中構建了一個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團隊,為李世民奪取天下了打下了基礎。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