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令頒佈下去。這個法令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推恩令”。
法令頒佈之初,一些大的諸侯王並沒有在自己的封地推行。他們也看出了其中的名堂,這項制度本質上就是要逐漸的削弱各諸侯國的力量。但是不久,諸侯王不遵行推恩令的矛盾逐漸顯露出來。這次顯露出來的矛盾並不是中央和各諸侯王的矛盾,而是各諸侯王兒子之間的矛盾。
推恩令頒佈之前,各諸侯王的爵位和封地一般都是讓自己的嫡子繼承,其他的兒子並沒有繼承爵位的權利。這就導致了各諸侯王的其他兒子們對嫡子的眼紅和嫉恨,但朝廷的制度和自己的老子在那裡擺著,誰也沒辦法違抗。如今推恩令頒佈了,其他的兒子們就有了可以合法爭取自己權益的機會。試問,面對這種機會,哪個諸侯王的兒子會放過?於是,各地的諸侯王雖然不情願,但是也不得不實行朝廷頒佈的推恩令。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作為那個時代的諸侯王,他們能破解推恩令嗎?看上去有兩條路,卻沒有一條行得通。
第一條路,不遵行推恩令。其後果,朝廷的問責倒在其次,主要是自己的幾個兒子不樂意。而且幾個兒子之間很有可能進行同室操戈,最後的結局誰也無法預料。
第二條路,起兵造反。要想起兵造反,再怎麼說也得需要一個理由或者名義。就推恩令來看,朝廷是為了貫徹儒家所講的“三綱五常”。同樣都是兒子,朝廷都替你諸侯王考慮到了,要對各個兒子平等對待,你自己如果反對,你的兒子站出來首先反對你。
推行郡縣制後,將推恩令用於楚國的封君最合適不過。
熊槐接著說道,“推恩令只是第一步,在寡人的計劃裡,推恩令的推行,在一到兩年內便會大大削弱、分化封君實力,即便有零星造反的,也成不了氣候。這之後,我再頒佈子期提議的法令,鼓勵封君南遷。但是南遷的封君必須丈量其現有土地,以換取新的翻倍後的封地,郡縣趁機將現有土地收回。幾年之後,等到大部分封君南遷之後,我們再著手解決那些頑固不化的封君。”
昭陽等人看著自信地熊槐,心裡不由得一陣涼涼。
“令尹、上柱國,你們先做這第一件事,楚國郡縣制。郢都周邊兩百里劃為京畿地區,其餘楚境的每一寸土地全數劃歸郡縣!”
“喏!”
:()新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