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槐沒想到的是,巴蜀提前進入了他的視野。
蜀國攻苴的突發令熊槐不得不重新梳理楚與巴、蜀、苴之間的關係。
巴、蜀兩國一東一西,蜀國佔據著西部的平原,以耕種立國;巴國佔據著東部的丘陵地帶,憑藉著‘鹽’這個獨特的優勢資源,可以“不耕而食,不織而衣”。
兩國大體以涪水為東西分界,蜀國控制著涪水上游,巴國控制著涪水下游。但是雙方一直沒有停止過對涪水這中間區域的爭奪。
苴國是蜀國的藩屬國。當年蜀王趁巴國攻打南方小國之際,出兵北上滅了兩個小國,並控制了苴國這片區域。這片區域北臨秦國,東接巴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蜀王將其作為與秦國、巴國的緩衝而分封給了弟弟杜蒹萌,苴正式立國。
後來,因為不堪蜀國日益繁雜的貢賦,再加上巴國的刻意拉攏,苴國與蜀國斷了宗主關係,倒向了巴國。巴國經常拉著苴國與蜀國爭鬥。
巴國都城江州位於閬水與大江的交匯處,從江州沿閬水向北便是巴國另外一個重要的城邑合川,為三川匯流之地,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江州之所以能夠勝過合川,關鍵在於大江可以直通川外,甚至遠達吳越,最終奔騰入海。而顯著的交通優勢使巴人得以“貨通四海”。
巴國鹽池眾多,蜀與楚也要與其貿易。但是這種單一的優勢很難保證不被對手覬覦而引來殺身之禍,於是巴楚之間的戰爭就在所難免了。
楚國控制著南陽盆地與江漢平原,數百年來不斷向北、東、南三個方向上扇形推進,西進的唯一目的便是巴國的鹽。
楚國攻略掠巴國是沿江逆流而上,逐步對巴國進行滲透和蠶食。無論楚國進攻巴國,還是巴國回擊楚國,雙方都要經過一段極其狹窄的水道,這片水域西起魚復,東至夷陵(也就是後世的長江三峽)。
儘管巴國在最後的對決中落敗,但巴人作戰之剽悍卻有目共睹。憑藉著手中獨有的“鹽池”,巴國很容易將周遭山林中的驍勇部落招致麾下,而早期的楚國甚至不得不靠封鎖夷陵來阻滯巴人的襲擊。
不過從體量上講,不事農桑的巴國終究不是龐大楚國的對手。在楚軍疾風驟雨般的打擊下,門戶魚復很快陷落,自此巴人的核心區域不得不直面楚國的兵鋒。
魚復失陷之後,楚軍趁勢一路前推,最後在涪陵停住了腳步。儘管截至此時,巴國的各大“鹽池”已經盡數落於敵手,但促使楚軍勒兵不前的主要原因卻在於涪陵本身。
巴人在強盛之際除了順長江向東擴張之外,還在以涪陵為基地沿烏江向南拓展。因此對於楚軍而言,佔領涪陵不僅代表著沿大江以東的鹽池盡數歸楚,溯烏江以南的土地也在消化之列。要轉化如此廣大的區域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涪陵之所以被稱為“陵”,也是因為這裡安葬著巴王的歷代祖先,既然已經佔了人家的祖墳,如果不能見好就收,很難保證被逼急的巴人不會轉過頭來拼個魚死網破。至此巴楚之戰暫告中止。
此後楚國將涪陵至夷陵間的佔領區合併為一個新的郡——“巫郡”,域內的寶泉山鹽泉、徐井溪鹽泉、伏牛山鹽泉、彭溪鹽泉以及清江鹽泉盡歸楚人所有。
楚國西進的進攻態勢是適可而止,達到戰略目標後便轉為戰略防禦。
同時元氣大傷的巴國為了躲避楚軍的鋒芒,不得不放棄沿長江水道向外擴張的傳統,轉而將目光瞄向了蜀國,此後,閬水流域成為巴蜀之間不斷拉鋸的戰場。
蜀開明王朝時期,其國家的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國勢日漸強盛。隨著巴蜀兩地國家實力越發懸殊,蜀國的力量漸漸控制了巴人部分地區,從而形成蜀王“據有巴蜀之地”的局面。隨著蜀國的強大,它不斷向東發展,已經與楚國江漢地區邊境接壤。這個時期的楚國國力尚在恢復之中,無論對中原各國還是對待巴蜀,基本都是採取守勢。楚肅王四年,蜀伐楚,取茲方,楚築扞關以據蜀。
其後楚宣、威時期,楚國再未謀過巴蜀。
原本歷史上,在巴蜀兩國鷸蚌相爭之際,為什麼漁翁得利的是秦國而不是楚國?畢竟蜀道之艱難遠遠超出長江水路不知凡幾,再加上楚國先前對巴國取得的優勢,楚在與秦的競爭中有著後者無法比擬的優勢。
在熊槐看來,這是因為秦楚兩方的戰略動機不同。秦國因為被三晉完全封堵於關中平原,因而要想發展只能將目光投向南方的巴蜀苴三國,也就是說秦國根本沒得選。而楚國則不同,除了已經佔據的江漢平原和南陽盆地之外,中原地區、淮河流域以及長江下游均